- 政策解讀
- 經濟發(fā)展
- 社會發(fā)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fā)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中新社北京12月21日電 (記者 杜燕) 最近,京城轟動消息里以下一則可算其中:一位心急的先生把一臺新車的玻璃當場砸碎,最終,他以近2000元的修車款,換了個立等可取,搶到了該車的所有權。
這是今年底北京搶購汽車中的一幕,源于《北京市關于進一步推進首都交通科學發(fā)展加大力度緩解交通擁堵工作的意見》。意見稿尚未公布,被指是“史上最嚴厲的治堵方案”,引發(fā)人們對限發(fā)車牌、非京戶籍者購車受限等的揣測。
本月13日,意見稿正式公布,并開始征求民意一周。其中,未看到以上揣測內容。7天里,網上共收建議2929件,信函和傳真425件,主要集中在抑制機動車快速增長、單雙號限行、公車管理、征收擁堵費等方面。其中,94.2%提出建設性意見,5.8%反對該意見稿。
有市民建議,小汽車出行按車內人數收取擁堵費。如在二環(huán)上和二環(huán)以內,擁堵時段車上僅駕駛員一人的禁行;含駕駛員兩人的,收取擁堵費;含駕駛員三人及以上的不收費。
有市民希望取消公車,只保留公務用車,并嚴格規(guī)定公務用車的使用范圍。重新登記公務用車的車牌號并和其他車牌相區(qū)別,便于公眾監(jiān)督。
還有市民建議加大路網建設,盡快解決“斷頭路”、“死路”,學習香港路網的建設,或建議對違章車輛嚴厲處罰,尤其是破壞交通秩序的違章行為,如加塞、走應急車道等。
市民“上路”有很多話想說得“暢快”,輿論亦然?!蹲C券時報》刊發(fā)舒圣祥的文章指出,相比征收擁堵費、提高停車費甚至限制非京戶籍購車等名目繁多、針對私車的預備舉措,“公車零增長”成為意見稿中有關公車的唯一承諾。但北京究竟有多少公車,“這個問題很敏感”,數字“不便”或“無法單方披露”。
《新京報》刊發(fā)學者陶短房的文章表示,各種方案、思路均有其長短,但不論怎樣“治堵”,都要注重路權平等。北京的政府機關多,重大活動、會議多,領導干部的隨行車輛多,應適當減少乃至取消部分特殊車輛的上路特權,特勤車輛在非公務狀態(tài)下,應與私家車一視同仁。同時,對“超標”、“越線”的部門和個人,應有量化、公開、可操作性的懲處原則。這樣,將制約從“民”延伸到“官”,不僅補上了“治堵”的可能盲點,也更能彰顯治堵的力度和決心。
林林總總的議論后,有些人發(fā)現,號稱“史上最嚴厲的治堵方案”,似乎是“看起來很美”?!吨袊鴩业乩怼沸旅襟w副總編楊浪濤在接受“中國之聲”采訪時稱,北京提出從2011年建設西二環(huán)、東二環(huán)地下隧道工程等,可能是遠水解不了近渴。因為地下工程隧道的難度、成本要比地鐵更高一些,等到三五年以后地下通道建成,說不定北京的汽車保有量又翻了一倍。還有一些遠期規(guī)劃盡管看起來很美,但在緩解北京目前越來越堵方面基本上沒大的的效力。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王軍撰文表示,從目前情況看,北京更似東京與洛杉磯的混合體——中心城內,“工作者的地獄”已然形成;城市邊緣,高速路兩側,郊區(qū)商業(yè)中心紛紛建立,車輪上的生活蔚然成風。征求意見稿向這個混合體作出了妥協——繼續(xù)鼓勵本是相互沖突的交通方式在市區(qū)范圍內沖突式發(fā)展。在很大程度上,這只是昨日故事的再現。
本周四,聽取了各界建議和意見的北京市緩解交通擁堵的工作方案有望正式公布。屆時,北京如何在城市快速發(fā)展中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無償的原則”控制機動車保有量增速,如何實施“公車零增長”,如何實施重點交通擁堵路段高峰時段機動車單雙號行駛措施等,將不再是個揣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