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fā)展
- 社會發(fā)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fā)展報告
- 項目中心
本報駐法國記者 顧玉清 本報駐巴西記者 吳志華
5月30日,法國財政部長拉加德抵達巴西,開始她競選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一職的魅力攻勢。這是拉加德向新興市場大國示好的第一站,接下來她還將訪問中國、印度和沙特等國,希望爭取歐洲以外更多重要國家的支持。
在剛剛結束的法國多維爾八國峰會上,法國已就拉加德參與競選IMF總裁進行了攻關,八國領導人已或明或暗地做了表態(tài),認為拉加德是接替卡恩的合適人選。實際上,拉加德決定競選該職位是歐洲國家內部協(xié)調的結果,歐洲國家認為,歐洲人繼續(xù)坐IMF總裁的交椅是鐵定的,拉加德有足夠的選票勝出,不會遇到真正威脅。
拉加德2005年從政,歷任法國主管外貿事務部長級代表、農業(yè)和漁業(yè)部長?,F(xiàn)為法國經濟、財政與工業(yè)部長。她在宣布競選IMF總裁時表示,已經做過了“深思熟慮”,同時得到法國總統(tǒng)和總理的“全力支持”。她承諾,如果競選成功,“一開始就要證明自己的獨立性”,強調對IMF進行改革,改善IMF的治理水平,讓這個機構為適應全球變化而變化。
就投票權而言,美國和歐洲聯(lián)手就能一舉定“乾坤”。由于歷史形成的原因,自1946年起,IMF和世界銀行兩大國際金融機構一直被歐美人把持。歐洲國家在IMF擁有近36%的投票權,在其行政理事會的24個職位中占有9席。而在IMF成立65年來,法國人在這個位置上已呆了34年多。
此間人士認為,在八國峰會上吃下“定心丸”的拉加德正在進行的IMF總裁競選之旅,某種程度上是在給世界一個“面子”,或者說是為了借此提升法國影響。當然,由于卡恩的性丑聞,法國人不得不顧及到其產生的負面影響,拉加德出訪與其說是為拉選票不如說是多做些傾聽的姿態(tài)。拉加德在到達巴西利亞時表示,此行的目的首先是闡述她的競選綱領,其次是聽取對IMF及其總裁的期待。
拉加德到達巴西的當天下午便同巴西財政部長曼特加會晤。會談后曼特加表示,繼續(xù)推進IMF的改革,使新興市場國家在該機構決策中擁有更大發(fā)言權,是巴西政府支持IMF新任總裁的條件之一。拉加德對巴西的主張和原則表示贊成。她說:“我相信,這個組織不屬于任何人,而是屬于所有成員?!甭丶訌娬{,以國籍作為選擇IMF總裁的標準已經成為過去,未來最理想的做法是由新興市場國家和發(fā)達國家的代表輪流出任該職務。
歐洲人長期壟斷IMF總裁職位的做法受到了不少來自新興經濟體的指責。法國媒體評論說,隨著新興市場國家實力的不斷上升,歐洲很可能會失去IMF總裁這一“有利條件”和“王牌”。2007年卡恩當選IMF總裁時,歐元區(qū)主席容克曾公開表示,“下一任IMF總裁確定將不再由歐洲產生”??蛇@次歐洲仍抓住這一位置不放,顯然是失信與食言。
(本報巴黎、巴西利亞5月31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