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fā)展
- 社會發(fā)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fā)展報告
- 項目中心
小朋友,我們一起打掃院子衛(wèi)生好不好
早晨7點,我被一陣稚嫩的讀書聲吵醒。走到教室一看,孩子們早已整齊地坐在教室里,在吳老師的安排下,開始搖頭晃腦地早讀了。
我走進教室,發(fā)現了一個問題:坐在教室左右兩邊的孩子,看的書卻不一樣。
聽了吳紅的解釋,我才恍然大悟:這學期只有19個孩子來報名,只開設了學前班和一年級兩個班。為了方便管理,吳紅將兩個班的學生都集中到一個教室,分別上課。給一邊的學生上課時,另外一邊的學生就自己看書、寫字。
課間休息,吳紅安排孩子們動手,打掃學校的院子。我找了一把掃帚,問身邊的7歲小男孩黃樹林:“小朋友,我們一起打掃院子衛(wèi)生好不好?”這是一個熱鬧而溫暖的鏡頭,我把掃帚靠在墻上,把數碼相機拿出來,孩子們很興奮,紛紛圍攏過來,他們看著數碼相機里的照片,七嘴八舌:“這是楊勝,黃樹林在這里……”
15歲的她,還在讀小學一年級
我和孩子們在教室里,聽吳紅上課。李祝平則老早就在廚房里,給孩子們準備午飯。
中午放學,吳紅給孩子們分完米飯后,開始張羅自家的飯菜。4個寄宿在學校的孩子,則跟著吳紅夫婦一起吃飯。李祝平說,孩子們雖然跟他們一起吃飯,但他們卻從來沒收過錢。只是每年年底,孩子的父母會送來幾十斤大米,有時還會送一塊臘肉。
晚上睡覺前,4個寄宿的孩子一字排開,坐著洗腳。我蹲下身子問:“老師和阿姨給你們洗腳,好不好?”
孩子們不說話,都扭頭望著吳紅。吳紅笑著給孩子們說:“老師和陳阿姨一起,給你們洗腳哈?”
洗腳的孩子中,有一個叫楊麗。雖然已經15歲,但仍在上一年級。吳紅悄悄給我講了楊麗的故事。
楊麗先天殘疾,因小腿萎縮,無法直立行走,一直沒有上學讀書。2006年年初,吳紅走了幾公里山路,找到楊麗家?!澳阆胱x書嗎?”吳紅問她。“當然想!”此后,每到星期天,吳紅就會到楊麗家,給她上課。經過近4年的啟蒙,楊麗終于可以正式上學讀一年級。
這個晚上,我失眠了。依稀聽到有什么響動,我起身才發(fā)現,吳紅正在給孩子們蓋被子———這些孩子睡覺的時候,蹬掉了被子。
記者手記>
山里的孩子需要她
去竹臺村村小之前,我只是感嘆于吳紅在大山里的10年堅守。親眼見證、體驗之后,我真正明白她的艱辛,以及她內心的驕傲。她真心地愛著這些孩子,為了這群孩子,她在這個大山深處的講臺上堅持了下來。
雖然10年來,她的工資只從300元漲到600元。她說,山里的孩子需要她,她無法安心離開。為了教好孩子,她還通過函授的方式,獲得了大專文憑。她在貧窮的大山里,傳播著知識,傳播著“知識改變命運”的希望。她親手教出的100多個孩子,是她內心最大的驕傲。本組文·圖/記者陳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