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大摩可吸存款
中資入股大摩被迫擱置
晨報訊(記者 李若愚)北京時間9月21日晚間,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宣布,批準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大摩)由單純的投資銀行轉型為傳統的金融控股公司。這是自上世紀30年代美國經濟大蕭條以來華爾街金融機構最大的一次重組。
自去年次貸危機爆發(fā)以來,美國五大投資銀行中已經有3家破產或被收購,只有高盛和大摩幸存至今。不過,這兩家公司已經著手改變組織形式和法律地位,未來將不再是單純的投資銀行,而是以金融控股公司的形式開展多元化經營,可以在控股公司之下設立商業(yè)銀行。
投資銀行提供的服務包括證券發(fā)行、證券經紀、企業(yè)融資、兼并和收購顧問等,以“中間人”的身份賺取投融資活動的傭金。在美國經濟繁榮時期,五大投資銀行成為虛擬經濟的領頭羊,但在金融危機爆發(fā)后,它們受到的沖擊也最大。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研究員李永森指出,高盛和大摩改變公司形式后,可以從事多元化經營,能夠提高抗風險的能力。它們設立的商業(yè)銀行能夠吸收存款,還可以永久享有從美聯儲獲得緊急貸款的權利。而目前兩大投行只能暫時享有從美聯儲獲得緊急貸款的權利。
不過,“身份”轉變后,高盛和大摩將受到美國政府更為嚴格的監(jiān)管。此前,它們只需接受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監(jiān)管,而未來還將接受美聯儲、財政部金融局等多家機構的監(jiān)管。李永森表示,這兩家投資銀行的金融創(chuàng)新能力非常強,可以說是一直在和監(jiān)管機構賽跑。
境外媒體報道稱,大摩此前曾尋求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和美國第四大銀行——瓦喬維亞銀行的入股。不過,該公司改變“身份”的申請獲得美聯儲批準后,其引資入股的計劃已經擱置。上周,中投公司高層人士通過新華社表態(tài)稱,對于海外投資堅持審慎的態(tài)度,大摩和高盛當前資本充足率良好,可以獨立解決面臨的問題。并且,美國政府對于外資投資該國金融股權的審查很嚴格,外資收購的障礙很大。
華爾街自由主義完敗
為中國敲響警鐘
李若愚
美國華爾街兩大投資銀行作出了巨大的妥協——為了謀取政府名正言順的資金支持,不得不改變“身份”,接受更為嚴格的政府監(jiān)管。這不僅是公司組織結構和經營范圍的調整,更意味著華爾街自由主義的完敗,人們過去幾十年所熟悉的華爾街已經不復存在。
隨便挑一本美國出版的揭示金融業(yè)內幕的著作,華爾街一定是被作者描述成野心家、陰謀家和極端逐利者的樂園。多年以來,在自由市場經濟的旗幟下,華爾街的投資銀行喊著金融創(chuàng)新的口號,竭力規(guī)避一切政府監(jiān)管,編織出一個又一個令人眼花繚亂的金融產品,不斷吹大虛擬經濟的泡沫,其終極目的是從中牟取暴利。
18世紀的一位法國革命家曾感嘆說:“自由,多少罪惡假汝之名而行?!庇谩白飷骸焙汀叭A爾街”做關鍵字在網上搜索,可以搜出超過9萬個網頁。
在近兩年攪得全球不寧的次貸危機中,華爾街難辭其咎。經過精巧的包裝,諸多并無穩(wěn)定還款保障的次級房貸被打包成信用等級最高的債券,并成功地向全世界投資者兜售,包括大洋彼岸的中國。至于更早一些的拉美金融危機,華爾街投行曾誘使拉美國家買入大量金融衍生品,促成這些國家的財政破產。
借用一句電影臺詞——出來混,遲早要還的。華爾街這種過度的自由主義和逐利行為,最終給自己結下了苦果。反觀中國金融業(yè),曾有人抱怨稱,政府放松管制的步伐太慢,監(jiān)管不夠靈活,金融機構業(yè)務拓展受到很大限制,不能適應國際金融市場競爭。不過,一場驚心動魄的全球金融危機,讓更多的人能夠明了政府監(jiān)管的意義,很多事情,過猶不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