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天特地采訪了省青年干部學院青年學系主任、青年志愿者協(xié)會研究中心主任譚建光。他說,“我覺得這個應該引發(fā)社會對師生關系,以及青少年法律邊界、道德底線的思考。”
對于當前社會的師生關系,譚建光認為現(xiàn)在的師生關系日漸冷淡,遠不如以前師生間那般親切和緊密。但造成這種現(xiàn)象,老師和學生都應該負上責任,“我們正處于社會轉(zhuǎn)型期,老師忙著評職稱,壓力大;學生擔心分數(shù)和就業(yè),壓力也大;雙方都處于焦慮之中,都沒能靜下心來好好溝通,師生間的了解自然少了。此外,隨著大學的擴招,學生人數(shù)太多,老師的工作量太大。日常工作都很難顧全,怎么談得上提升師生關系,增進師生感情呢?”
“能考上中國政法大學的學生都是中國學生中的佼佼者,但卻發(fā)生了這樣的悲劇。我們不得不思考,當今社會青少年、大學生的素質(zhì)是否在下滑?!弊T建光認為,當前的青少年是在寵愛與壓抑中成長的一代。一方面,父母很溺愛子女;但另一方面,父母給孩子人格的關心少了,但對青少年的“催熟”卻多了不少。
根據(jù)譚建光的調(diào)查,很多孩子都表示父母在價值觀、人生觀方面說得太空,青少年的反應是“非常好,但做不到”,關于法律邊界、道德底線的教育也很缺乏?!斑@樣一來,青年們就很難有個準確的處世觀,不會相互體諒。生活中一出現(xiàn)問題就認為是對方的責任!”
對此,他建議社會應該多創(chuàng)造機會,讓青少年和大學生參加志愿者活動,讓他們在實踐中學會與人共處。同時,通過與社會其他群體的相互接觸、相互對比,也可以讓青少年心存感恩,多些包容之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