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jīng)濟發(fā)展
- 社會發(fā)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fā)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學生
為學業(yè)難返鄉(xiāng)兩年未見奶奶
人物:康云凱 年齡:24歲
身份:中國傳媒大學廣播電視學研一學生
家鄉(xiāng):云南個舊
奶奶:
這是我連續(xù)第二年不回家過年。去年,我為了俄語專八考試,選擇在學校復習。今年,我因為要和老師合作寫一本學術論著,選擇不回來。
“在家不也可以寫書嗎?”這樣的話,同學和老師不知道說了多少遍。但我只要在家,無論如何也不會安安心心做事情。
去年12月,我打電話告訴你說不回家過年,你說支持我的決定,讓我安心讀書,別牽掛家里。但我清楚,你想讓我回來,想看看孫子。我也想家,想看到你。每次拖著行囊即將離家的時候,你都會拉著我的手說:“明年不知道我還能不能看看你,孫子早點兒回來?!蹦莻€時候,我真的一點兒都不想回學校,可又不得不與你離別。
前幾天,我高中同學打來電話,說讓我回家參加他的婚禮。他們一直勸我回家、回家、回家,但最后我還是下定決心留在學校。同學說我太讓他們失望了,便掛了電話。
那天我哭了,我想念個舊的青山綠水;我想念春節(jié)走親訪友的熱鬧、和同學聚會時的歡笑;我想念除夕晚上我坐在你床邊,陪著你睡著,就像我小時候你哄我睡覺一樣。但你知道嗎,我愛北京,我太想留在這個城市了,我迫切地希望用自己的努力讓自己在這座城市站穩(wěn)腳跟。為了夢想,我選擇留在北京。
當我寫下這封家書的時候,耳邊響起的是同學拉著行李箱回家的腳步聲。奶奶,對不起!明年春節(jié),我一定回家。
此致
敬禮
云凱
1月26日
A14版-A15版采寫/新京報記者 劉洋 朱自潔 范春旭 易方興
攝影/新京報記者 韓萌 林沛青
年關躲債 不敢回家
理發(fā)師
人物:王先生 年齡:33歲 身份:理發(fā)師 家鄉(xiāng):河北唐山
今年是第一次一個人在北京過年。
在唐山,我不停地換手機號,可還是提心吊膽,怕找上門來要錢的同學和朋友,怕看見他們失望和憤怒的表情。
曾經(jīng)連鎖店老總有房有車
三個月前,我離開老家,到大興租了這間平房。雖然不那么害怕了,卻特別想念以前一家人過年的團圓喜慶勁。
往年都是和母親、老婆和兒子,一起在唐山老家過年。那些年很幸福,也很知足,我小學沒畢業(yè),只是在技校學了理發(fā)這門手藝,卻比很多上了大學的同學還有錢。
老婆是在理發(fā)店里做學徒時認識的,比我大三歲,俗話說,女大三抱金磚。果然,我們倆一起創(chuàng)業(yè),開了自己的理發(fā)店,后來,越做越大,開始做美容美發(fā)店。
沒幾年,在唐山,我們擁有了四家美容美發(fā)連鎖店。
我還買了四套房和奔馳轎車,縣城里,人們都叫我王總。
入迷途欠債數(shù)十萬無臉見親友
我自己毀了擺在眼前的好日子。我和美容院的一個姑娘好上了。老婆發(fā)現(xiàn)后提出了離婚。我選擇凈身出戶。
離婚后,我還染上了賭博的惡習,玩老虎機,賭得一發(fā)不可收拾,有一個月輸了40多萬。但美發(fā)店都已交給前妻經(jīng)營,我沒了經(jīng)濟來源。我四處借錢,先是和同學、朋友,再是進貨的老客戶,借口美容院資金周轉(zhuǎn)困難。他們不知道我離婚的事,開始都相信我,很爽快地借錢,可我越輸越多,根本還不上。
同學朋友和以前的客戶,知道我是把錢砸在賭博上,現(xiàn)在都罵我是騙子。我沒臉見他們,也沒錢還他們。
我只能不停換手機號,不停地躲。我現(xiàn)在很后悔,和兒子好久沒見面了,媳婦照顧兒子很辛苦,媽媽六十多歲了為我擔心,我很想對他們說聲對不起。還有那些同學,我辜負了他們的信任。希望過了這一年,能有一個新的開始,不再逃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