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貨車司機尹玉青是個90后。作為中國三千萬卡車司機大軍“新生代”,與父輩們“小黑板+黃?!迸苘嚪绞较啾龋茇浤J角娜蛔兓河檬謾C找貨。
“每個月可以多拉五六票貨,多掙五六千元”,尹玉青告訴記者。
3月31日,站在南京當地大型的仙林汽配城門口,他打開手機軟件,在山東、山西、江蘇、浙江常跑線路上搜尋,很快找到合適貨源,用手機支付訂金,達成運輸協(xié)議。
尹玉青記得,過去,他總是要跑到中心城市大型配貨市場,在各類物流公司、黃牛發(fā)布的小黑板上逐條比對合適信息,抵地后,再前往當地配貨市場尋找返城貨,最大可能降低空車返城率、拖貨成本。
“貨源方用手機發(fā)貨、司機用手機找貨”,這樣類似“滴滴打車”的神器平臺,出現(xiàn)在當下中國貨運市場。據不完全統(tǒng)計,目前市面超過200款貨運版“滴滴打車”如雨后春筍,“搶灘”中國公路運需。
南京財經大學物流管理系主任金漢信認為,當下手機平臺的搭建對運營企業(yè)的資金實力、風險管控力提出很高的要求,未來相應環(huán)節(jié)當納入政府監(jiān)管。不過,“互聯(lián)網+公路貨運”是大勢所趨,公路貨運版“滴滴打車”能否形成燎原之勢令人期待。(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