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fā)展
- 社會發(fā)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fā)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新聞鏈接
學習智利,山西大建救生艙
昨日,記者從山西省煤炭工業(yè)廳了解到,山西加快推進煤礦緊急避險系統(tǒng)建設,開始在全省五大煤礦集團推廣井下救生艙,其中7個試點礦井中有的已建成井下避難室和救生艙,有的已進入實質性操作階段。
“救生艙”這一概念在近段時間有關智利礦難的媒體報道中頻繁出現(xiàn),它被命名為“鳳凰艙”,寓意礦工們將依靠它重獲新生。
從700米深的礦井中救出智利礦工的救生艙外形像子彈,內部是圓柱形,它高2.5米,直徑54厘米,總重約420公斤,每次容納一名礦工。
本月13日,中國國家煤監(jiān)局長趙鐵錘曾表示,此次智利礦難救援的成功對我國礦山安全工作有重大借鑒意義,“救生艙的建設將是整個礦企的重中之重?!?/p>
據了解,在產煤大省山西,從去年開始已在探索建設和完善井下安全避險設施。其中,潞安集團常村煤礦今年5月在主產礦建設了由我國自行研發(fā)、設計的可移動救生艙。該救生艙長6.3米、寬1.4米、高1.8米,采用組合式鋼結構設計,艙體有足夠的強度抵御瓦斯甚至煤塵爆炸的直接沖擊,每個救生艙能使8~12人在外部動力供應中斷時支持96個小時。
值得一提的是,它與智利的“鳳凰號”不同,是采用滾輪或滑靴的方式移動,在需要時整個救生艙也可以分為多個艙體單元,通過頂部吊裝孔吊裝。據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