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jīng)濟發(fā)展
- 社會發(fā)展
- 減貧救災(zāi)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fā)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今年春季開學,云南省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雞街鎮(zhèn)南海村中心完小校長張新奇沒有像往常一樣檢查校園安全?,F(xiàn)在擺在這位校長面前的緊急任務(wù)是:找水。
連年的旱情使附近的南海水庫干涸見底,作為農(nóng)業(yè)重鎮(zhèn)的雞街田地大半荒蕪。張新奇記得,最開始是學校的自來水管沒了水,去年12月起,學校的3口水井也逐漸見底。寒假期間,鎮(zhèn)政府組織人員在學校旁邊打機井,深至160米仍不見出水。
但孩子們的學業(yè)不能撂荒。一周前,468名學生和30多名老師如期到校開學,“解渴”成了學校的頭等大事。
經(jīng)協(xié)商后,學校食堂負責人汪乾軍承擔起了拉水的任務(wù):他訂制一個大水罐架在自己的小貨車后廂,從家里運水到學校。水罐每次能裝3噸多水,每天兩次。第一罐水抽進宿舍樓前臨時安裝的簡易鐵皮水塔,供師生日常生活用水;另一罐水抽進食堂的水箱里,供做飯和飲用。這就是學校一天的全部水源。
學校已將用水壓縮到極致:宿舍樓的衛(wèi)生間停用,只能使用操場一角的旱廁;老師不能在校內(nèi)洗澡、洗衣服。學校甚至還鼓勵老師掏錢買水喝,不與學生爭水。
2月28日,中國青年報記者從縣城驅(qū)車兩個半小時來到南海完小時,正值午飯時間。孩子們在食堂前排起了長隊,等待分發(fā)午餐。記者注意到,多數(shù)孩子都盛上了滿滿一碗湯。
坐在操場上吃飯的五年級學生王桂珍說,食堂只有中午和晚上兩個時段供應(yīng)開水,因為同學太多了,老師教育大家互相謙讓,每人都自覺地只接半壺水,洗漱和飲用全靠這半壺水。
飯后,孩子們將剩飯剩菜倒進食堂門口的泔水桶里,然后在一個大水盆里洗碗。汪乾軍說,用流水洗碗是不可能的,甚至洗兩遍都沒法做到。孩子們在要求下會盡可能地先將飯粒倒干凈,這樣洗碗水還能用來澆樹、拖地。
訂制水罐花費的4000元是汪乾軍墊付的。他家在5公里外的大石洞村,村里的水源還未枯竭,每天從家里運兩趟水到學校,成本近百元。耗時也不短,因為水流小,灌滿一罐水,要花四五個小時。
細心的汪乾軍特意在水罐的進水口加了一把鎖:“每天晚上接滿水,我都把它鎖起來。學生的飲水安全是大事!”
“我也沒細算到底墊了多少錢?!蓖羟娬f,“學?,F(xiàn)在辦公經(jīng)費緊張,暫時不研究這個吧。反正不能讓娃娃們渴著?!?/p>
雞街鎮(zhèn)中心學校校長楊文軍說:“一些學生周一返校時,會從家里提一桶水來,我們都說不要帶了,那么重,在路上萬一摔跤了得不償失。我們告訴家長,學校一定會保證學生喝水。”
雖然目前依然十分困難,但楊文軍表示,“我們不能讓一個孩子因旱災(zāi)而輟學?!?/p>
當?shù)亟逃块T和鎮(zhèn)政府也在千方百計地為學校尋找水源。2月24日,尋甸縣消防大隊得知南海完小嚴重缺水的情況后,從87公里外的縣城送來了6噸水,消防戰(zhàn)士還自發(fā)捐款購買了60箱礦泉水送給學校。校方舍不得拆箱,“三四月旱情會更嚴重,萬一哪天車加不到油,或者大石洞也沒有水了呢?我們要把這60箱水留到最關(guān)鍵的時候。”(林萬仙 雷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