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fā)展
- 社會發(fā)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fā)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科技部部長萬鋼介紹情況 中國網 董德
中國網3月7日訊 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新聞中心舉行記者會。科技部部長萬鋼就“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戰(zhàn)略”的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中國網現(xiàn)場直播。在談到霧霾問題時,萬鋼表示,德國大概用了十多年的時間治理才有所突破。
有記者問,“我們在中國生活的外國人也特別關注中國政府如何應對空氣污染的問題。我想請問萬部長,您認為什么樣的科技手段可以解決空氣污染的問題?完全解決需要多長時間?另外,在環(huán)保方面,中日合作的可能性如何?”
萬鋼說,1985年的時候我剛到德國,我的老師說要我到企業(yè)實習,我就到了魯爾區(qū)的一個鋼廠,我的同學就跟我說,明天有空氣污染,我們都不能開車上班了,我們要坐公車。后來過了20多年,我又有機會到這個鋼廠,那個總裁是我在德國讀書的校友,我就和他仔細地了解了當年產生霧霾影響的這些問題和它的來源。他說1985年以后,對霧霾的檢測采用了一系列的技術,比如說解決燃煤煙囪的問題,比如說怎么樣解決汽車排放的問題,包括我們生活當中烹飪炸、煎的問題、餐廚房的油鍋等,怎么樣能夠解決它的污染問題,大概用了十多年的時間才有所突破。90年代的時候就基本上沒有再發(fā)生過這方面的情況。所以產業(yè)結構的調整只是一個重要的方向,包括汽車技術的發(fā)展,包括推廣電動汽車等。
還有我們每一個人,從自己做起,比如我們能不能給油煙機加上過濾器。在“十二五”剛剛啟動的時候,就啟動了一個藍天工程,來解決火電廠的問題、鍋爐的問題,減少汽車排放的問題,以及身邊餐廚排放的問題。我們很珍惜國際科技合作,我們希望中國的經濟是一個開放的經濟,我們也希望來自于各國的新的技術能夠應用到我們應對空氣污染的工作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