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jīng)濟發(fā)展
- 社會發(fā)展
- 減貧救災(zāi)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fā)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金瓶梅》假托宋朝舊事,實際上展現(xiàn)的是晚明政治和社會的各種面相(書中風(fēng)土人情也處處表現(xiàn)明代特色,僅看以白銀作為日常貨幣這一點就可看出),是對當時社會與家庭生活的深入剖解。比如對我們目前非常關(guān)注的房市,《金瓶梅》里也有具體的相關(guān)記載。我們通過細讀此書,就可以對明朝的房市有個大致的了解。
“住”是人生一件大事,歷朝歷代,住房問題都是人們十分關(guān)注的?!督鹌棵贰愤@本書闡述了明代的人們主要靠三種途徑解決住房問題,一是租房,二是典房,三是買房。
《金瓶梅》第一回就說到,原籍山東陽谷縣的武大郎來到山東(今河北)清河縣,以賣炊餅為生。作為流動人口,武大郎自然沒房,而賣炊餅本小利薄,又沒錢買房,成了張大戶家的房客,后來與潘金蓮結(jié)婚。
潘金蓮本是清河縣南門外潘裁縫的女兒,排行第六,小名六姐。天生一副好姿色,又纏得一雙好小腳。但好景不長,潘裁縫染上重病,無錢買藥,蹬腿走了,撇下了老婆孩子。寡婦難撐家門面,女兒終是他家人。做娘的度日不過,便把9歲的金蓮賣在城里王招宣府中,習(xí)學(xué)彈唱。這金蓮不僅模樣好,人也機靈聰明,學(xué)啥會啥,學(xué)啥像啥。到15歲時,描鸞繡鳳,品竹彈絲,會彈一手好琵琶。這可都是讓男人們心魂蕩漾的技藝。不久,王招宣死了。潘姥姥把女兒要了出來,轉(zhuǎn)手賣給了張大戶家,身價三十兩銀子,合當時五十石米。潘金蓮在張大戶家也是學(xué)習(xí)彈唱。光陰荏苒,日子易過,眨眼18歲了,潘金蓮出落得臉似三月桃花,身如出水芙蓉,杏眼動人心魄,細眉彎彎,把個張大戶饞得如同饑餓極了的貓見了魚。只因為當時主家婆余氏兇狠如虎,張大戶才不敢輕易沾腥。但有一日,鄰家嫁女,余氏赴席。張大戶暗暗把金蓮叫到房中,遂心收用了。余氏是個厲害的角色,為此咒罵丈夫,苦打金蓮。張大戶挨罵已是家常便飯,可就是舍不得小金蓮。隨后想了個好主意,倒賠房屋,把金蓮嫁給了房客武大。武大老實忠厚,得此美婦,以為是房東看得起自己。
武大原先娶過一妻,生下女兒迎兒之后就命歸黃泉了,家中正缺個幫手,娶了潘金蓮后,他滿心歡喜。他生性老實,對張大戶與自己媳婦潘金蓮暗通款曲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后張大戶死了。張大戶還沒有入土,主家婆余氏就把武大一家趕出了大門。武大只好在紫石街西頭租了兩間房子住下。
像武大郎這種人無疑屬于當時的弱勢群體,屬于典型的租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