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廈門市是我國五個經(jīng)濟特區(qū)之一,現(xiàn)轄思明、湖里、集美、海滄、同安和翔安6個區(qū),通行閩南方言。相傳遠古時為白鷺棲息之地,故又稱“鷺島”。
晉太康三年(282年)置同安縣,屬晉安郡,后并入南安縣。唐貞元十九年(803年)析南安縣西南部置大同場,五代后唐長興四年(933年)升為同安縣,屬泉州。宋屬清源軍、平海軍、泉州。元屬泉州路。明屬泉州府。洪武二十年(1387年)始筑“廈門城”-----意寓國家大廈之門,“廈門”之名自此列入史冊。清順治七年(1650年)鄭成功駐兵廈門,十二年(1650 年)置思明州;康熙十九年(1680年)廢;二十三年(1884年)設臺廈兵備道,道尹駐臺灣府治(雍正六年即1728年臺灣府改為臺灣道),二十五年(1686年)以泉州府同知分防設廳,雍正五年(1727年)興泉道(后為興泉永道)自泉州移駐廈門。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廈門鼓浪嶼淪為“公共租界”,民國元年(1912年)4月析同安縣嘉禾里(廈門)及金門、大小嶝置思明縣,9月升思明府,旋廢,1915年分出金門、大小嶝設金門縣,同年置南路道(1914年改名廈門道,1925年廢)。
1933年“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即“福建人民政府”)設廈門特別市,旋廢。1934年同安、思明縣屬第五行政督察區(qū)(駐同安),1935年4月以廈門及鼓浪嶼等7個島嶼設廈門市,撤銷思有縣設禾山特種區(qū),與同安縣同屬第四行政督察區(qū)(駐同安),1938年5月至1945年9月淪陷,10月恢復廈門市建制,設中心(后改思明)、開元、鼓浪嶼、禾山4區(qū)。1949年9月、10月同安縣、廈門市解放,同安縣屬第五專區(qū)(1950年改泉州專區(qū)、晉江專區(qū)),廈門為省轄市,1950年10月廈門市設開元、思明、鼓浪嶼、廈港(后廢)、禾山5區(qū)。1953年同安縣集美鎮(zhèn)歸廈門市轄,1958年1月撤禾山區(qū),改設郊區(qū),8月同安縣由晉江專區(qū)劃屬廈門市。1966年8月開元、思明區(qū)更名東風、向陽區(qū)(1979年10月復原名),1970年2月同安縣劃屬晉江專區(qū)(地區(qū)),1973年6月再歸廈門市。1978年9月設杏林區(qū)。1987年增設湖里區(qū),郊區(qū)改名集美區(qū)。1997年同安撤縣設區(qū)。至此,廈門市轄鼓浪嶼、思明、開元、杏林、湖里、集美、同安7區(qū)。
2003年5月經(jīng)國務院批準,同意廈門市調整部分行政區(qū)劃。調整的主要內容包括:一、思明區(qū)、鼓浪嶼區(qū)和開元區(qū)合并為思明區(qū),原三區(qū)的行政區(qū)域劃歸思明區(qū)管轄。二、將杏林區(qū)的杏林街道辦事處和杏林鎮(zhèn)劃歸集美區(qū)管轄。杏林區(qū)更名為海滄區(qū)。三、設立翔安區(qū),將同安區(qū)所轄新店、新圩、馬巷、內厝、大嶝5個鎮(zhèn)劃歸翔安區(qū)管轄。行政區(qū)劃調整后,廈門市轄思明、湖里、集美、海滄、同安和翔安6個區(q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