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西柏坡社會實踐總結
5月20日至5月23日,我參加了由外文局團委組織的社會實踐活動,前往平山縣西柏坡鎮(zhèn)。我隨實踐團考察了西柏坡鎮(zhèn)中學,參與了“中國外文局希望書庫”捐建和“愛心支教”活動,并參觀了西柏坡紀念館和中共中央舊址。
在“愛心支教”活動中,我和幾位實踐團的同志為西柏坡中學講授了一堂英語課。在英語課的教學中,我發(fā)現相對于初中孩子來說,西柏坡中學同學們的英文水平是不錯的,而且他們的學習態(tài)度也很認真。在與孩子們的課上交流中,我發(fā)現了他們對于知識的渴望。課堂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各位同學向我介紹了他們以后希望從事的職業(yè),有教師、醫(yī)生、服裝設計師、賽車手、工程師、飛行員…… 其實西柏坡中學的孩子們和城市里的孩子們一樣,對于自己的未來都有著美好的夢想。其中一位同學在談對未來的想法時,說道:“我想上大學”。短短的幾個字,實現起來卻需要他們比城市孩子更多的努力——在與支教同志的交談中,我了解到,西柏坡鎮(zhèn)沒有高級中學,要繼續(xù)上學只能到幾十公里外的縣城里上學;而當我們來到西柏坡時,西柏坡與縣城的公路還沒有完全修好。 孩子們的夢想是美麗的,而當他們一點一點編織自己的夢想、一步一步走出自己的未來時,甘于在西柏坡中學奉獻青春歲月的教師們、中直支教隊的同志們在孩子們的背后為他們的成長默默地努力。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對于國家的發(fā)展、民族的進步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課后在實踐團與西柏坡中學教師的交流中,我了解到了同學們與老師之間的師生情誼。西柏坡中學的教學、生活條件相對于城市來講差了不少,但是在西柏坡中學工作的教師談得更多的是學生對于老師的關心。隨后我們來到中直支教隊宿舍與支教同志進行了交流。由于交通不便,支教同志從北京回到西柏坡需要一天左右的時間;教課之余他們經常自己買菜、做飯。從北京的工作單位來到西柏坡支教,這些同志們克服了不少困難,他們還積極幫助西柏坡中學的同學們發(fā)展多方面特長,幾位在體育方面有特長的同學們還被縣一中錄取了。有了教師們和中直支教隊同志們的辛勤勞動和付出,西柏坡中學的同學們才能健康的成長,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在西柏坡實踐期間我隨實踐團參觀了西柏坡紀念館以及中共中央舊址,西柏坡原本是河北省平山縣一個只有百十來戶的普通山村。1947年5月,中共中央工委選定這個地方,1948年5月,毛澤東同志率領中共中央、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移駐這里,使這個普通的山村成為“解放全中國的最后一個農村指揮所”。我們參觀了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劉少奇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故居,房間里簡樸的陳設體現了老一輩革命家艱苦樸素的生活作風。中共中央舊址中有一座土坯壘就的小平房,不大的房間里擺放著兩張地圖、幾張桌子和幾把椅子。這便是當年中央軍委作戰(zhàn)室,舉世聞名的三大戰(zhàn)役“遼沈戰(zhàn)役”、“淮海戰(zhàn)役”和“平津戰(zhàn)役”的指揮總部。解放戰(zhàn)爭期間黨中央和中央軍委在個極為樸素的房間里指揮了人民解放軍的百萬大軍。周總理曾經說到:“我們這個作戰(zhàn)室,一不發(fā)槍,二不發(fā)糧,三不發(fā)人,就是每天往前線發(fā)電報,就把國民黨打敗了!”我充分認識到了中央領導人在解放戰(zhàn)爭中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戰(zhàn)略遠見和人民戰(zhàn)爭的強大力量。
這次赴西柏坡的社會實踐活動雖然時間不長,我卻深受教育。通過社會實踐活動我開闊了自己的視野,加強了自己對于祖國的認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加強理論學習、認真踏實工作,為祖國的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外文出版社 李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