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jīng)濟發(fā)展
- 社會發(fā)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fā)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資料圖片:2009年12月30日,上海,位于茂名北路的蕃祉里,拆遷廢墟下壓著幾個服裝“模特”。 劉行喆 攝(圖片來源:中國青年報)
隨著城鎮(zhèn)化進程不斷加速,一座座樓宇崛地而起,矮小的城中村被清理出城市。與此同時,每年我國因新建建筑、房屋拆遷等產生20余億噸建筑垃圾,如此數(shù)量龐大的建筑垃圾如何處理無疑成為諸多城市的發(fā)展困境。建筑垃圾是否是“放錯位置的資源”,其資源化之路又需邁過幾道坎?
“點石成金”并非幻想
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目前,我國城市固體生活垃圾存量已達70億噸,可推算建筑垃圾總量為21億噸至28億噸,每年新產生建筑垃圾超過3億噸。但是我國建筑垃圾處理方式非常簡單,主要是暫存堆放和填埋處置。來自青島市城鄉(xiāng)建設委員會的資料顯示,青島僅市區(qū)的建筑垃圾產量每年就高達1000萬噸,其中70%用來填海,10%采用填埋方式解決。
生活垃圾正在被分類再利用,而且被稱為“放錯了位置的資源”,那么建筑垃圾是否也可以“變廢為寶”?近日,新華社記者采訪相關專家和業(yè)內人士了解到這并不是幻想,并且目睹了“點石成金”的場景。
青島綠帆再生建材有限公司所在地曾是青島市的一個建筑垃圾填埋場。記者在一條生產線旁看到,一臺推土機正將分揀好的建筑垃圾推到喂料機中,喂料機上面有濾網(wǎng),大塊的石頭被隔離在上面送入破碎機中。經(jīng)過分類處理后建筑垃圾通過履帶被送往振動篩,履帶上方固定有一塊吸鐵石,垃圾中的鐵絲、螺絲等全部被清理出來。進入振動篩后,細沙通過下面的一條履帶送出,石子則被送往上面一層的履帶,沖洗之后就是可替代石子等天然建筑材料的細骨料。
“目前公司有三條生產線,年可處理建筑垃圾100萬噸,已經(jīng)生產達標的建筑材料產品有再生骨料混凝土、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再生粗、細骨料和加氣混凝土砌塊等?!鼻鄭u綠帆再生建材有限公司總經(jīng)理陳勇說,“公司現(xiàn)在還在進行生產設備的調式,待新生產線安裝完畢后,年處理建筑垃圾能力將達到200萬噸。”
青島市城鄉(xiāng)建設委員會地方建筑材料管理處處長侯方正介紹,建筑廢棄物循環(huán)利用的工藝并不復雜,目前青島市共有四家公司從事建筑廢棄物綜合利用生產,建筑垃圾綜合利用率為10%,今年計劃達到20%,明年預計能達到60%至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