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盡周折才拿到的奶酪,豈會輕易放手。這恰是中信證券當下在華夏基金股權處理問題上的最好寫照。
華夏基金股權去向仍不明朗
2010年1月16日,中國證監(jiān)會作出停批新基金的決定,嚴令中信證券在2010年4月1日前處理好華夏基金的股權事件。至今,2個多月的時間過去了,這扇“股權門”還未出現關閉的跡象。
3月13日,中信證券在公告中稱,股權轉讓事項已取得重大進展;公司將繼續(xù)積極落實監(jiān)管要求,并在股權轉讓的具體方案確定后,分別提交董事會、股東大會審議。
不過,就目前的進展速度來看,很難看到中信證券在限定的期限內,完全解決好該問題。至于3月13日的重大進展公告,有分析人士認為,那可能僅是為了獲批融資融券試點做出的表態(tài)。
2010年1月16日,證監(jiān)會在給中信證券下達的要求中明確要求,中信證券在4月1日之前必須解決華夏基金股權超比例持有問題,否則將進一步采取處罰措施。此前,有不少人猜測,中信證券的融資融券試點獲批會因股權事件耽擱。而3月19日,融資融券的首批試點名單公布,中信證券赫然在列。
最緊要的一關已經走過。接下來,中信證券對華夏基金的股權違規(guī)問題還是要慢慢處理。
到目前為止,究竟是引進國內資本還是引進國外資本,中信證券及監(jiān)管層仍存在分歧。
德圣基金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師江賽春認為,就中信證券本身而言,當然是希望引進國外資本,因為這樣能最大限度的保留股權,也就能最大限度的保證中信證券在華夏基金的利益。
而作為國內最大,也是最強的基金公司,監(jiān)管層不想“肥水流入外人田”,引進國內資本才是最希望看到的結果。
51%股權保守
市場估價130億
按照證監(jiān)會《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管理辦法》規(guī)定,基金管理公司主要股東最高出資比例不超過全部出資的49%,中外合資基金管理公司的中方股東出資比例則不受此限制。中外合資企業(yè)外資股東持股比例不得低于25%。按照此監(jiān)管要求,中信證券必須出售部分華夏基金股權方可達標。而按照推算,中信證券可能出售的股權比例在25%至51%之間。考慮到監(jiān)管層的意愿,出售51%股權的可能性較大。
不過,無論是引進國外資本、放棄25%的股權,還是引進國內資本、轉讓51%的股權,唯一可以確定的是,中信證券不會放棄對華夏基金的控股權。業(yè)內人士分析表示。
2009年11月,招商證券售出博時基金24%的股權,被天津港(集團)有限公司、上海盛業(yè)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璟安實業(yè)有限公司、豐益實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買下。四家公司分別受讓博時基金6%的股權,轉讓價格均為6.57億元,折合每股109.5元。
由于華夏基金已經合并了中信基金,總股本已從1.38億股變成2.38億股。比照招商轉讓博時的價格,51%股權的轉讓總金額超過130億元。就華夏基金的行業(yè)地位、品牌價值和盈利能力來說,這還是保守估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