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陵公園又稱“福陵”,是清太祖努爾哈赤及其孝慈高皇后葉赫納喇氏的陵墓。與沈陽市的昭陵、新賓縣永陵合稱“關(guān)外三陵”、“盛京三陵”。
東陵公園始建于公元1629年(天聰三年),到公元1651年基本建成。后經(jīng)清朝順治、康熙、乾隆年間的多次修建,形成了目前規(guī)模宏大、設(shè)施完備的古代帝王陵墓建筑群。距今已有三百六十余年歷史。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大清建國,定陵號為“福陵”,1929年被當(dāng)時奉天當(dāng)局辟福陵為東陵公園,1963年被列為遼寧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國務(wù)院將其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東陵公園地處于沈陽市東郊二十里的天柱山上,整個占地面積為557.3公頃,其中陵寢占地為19公頃,整座陵墓背倚天柱山,前臨渾河,自南而北地勢漸高,山形迤邐、萬松參天、眾山腑伏、百水回環(huán)、層樓朱壁、金瓦生輝、建筑宏偉、氣勢威嚴(yán)、幽靜肅穆、古色蒼然,其優(yōu)美獨特的自然風(fēng)光和深邃人文景觀早已為歷代文人雅士所垂青。福陵建筑格局因山勢形成前低后高之勢,南北狹長,從南向北可劃分為三部分:大紅門外區(qū)、神道區(qū)、方城、寶城區(qū)。
【 清福陵全景圖 】
大紅門外區(qū): 陵園圍繞以紅墻,中為正紅門。它是陵寢總門戶,三間歇山式琉璃頂建筑,門的兩側(cè)各有一座琉璃影壁。門前東西兩側(cè)各有下馬碑四座,上面的碑文用漢、滿、蒙、回、藏五種文字雕刻而成。這是清代前來祭祀的官員們“文官下轎,武官下馬”的標(biāo)志。正紅門兩側(cè)還各有一個雕造堅固的石牌坊,牌樓四柱三間三樓.每根石柱由四截組成,立柱頂端有一圓形蓮花座,上面雕有石吼一只。正中明間坊心用滿蒙漢刻有文字“往來人等至此下馬,如違,定依法處”等字樣,及仙人獻(xiàn)寶、祥云、海水等圖案。正紅門前的兩旁還有兩個石雕的華表、一對石獅子左右各一。
神道區(qū):進(jìn)入紅門是三條筆直的石鋪甬道叫做“神道”,垂直北上。神道正中與紅門相對的這條道叫“神路”,一切建筑皆以軸線左右對稱布局排列,其兩側(cè)的設(shè)有擎天柱、石獅、石馬、石駱駝、石象生等分立于蒼松翠柏之間,“神路”北端連接福陵主體建筑的斜坡上修建了一百零八級臺階,俗稱“一百單八蹬”,這在所有明清皇陵中獨一無二的.同時也給福陵的歷史罩上一道神秘的光環(huán)。一百單八蹬兩端建有神橋,用來保護陵寢免受雨水侵蝕。由一百單八蹬拾級而上,便是神功圣德碑碑亭,碑亭呈正方形,九脊重檐歇山式,飛檐斗拱,在亭內(nèi)正中立有“大清神功圣德碑”的碑上用滿、漢兩種文字合壁刻寫的頌揚了大祖努爾哈赤為大清國創(chuàng)業(yè)的豐功偉績。
方城、寶城區(qū):這部分建筑是福陵整體建筑的核心,從隆思門到寶城其中有隆思殿、東西配殿、焚帛亭,二柱門、石祭臺、明樓、月牙城、寶城等建筑群。居方城中央的隆思殿是舉行祭祀的重要場所;東配殿是存祝版和制帛的地方;西配殿是喇嘛們誦經(jīng)作法超度亡靈的“道場”;月牙城它形如一彎新月,故而得名,它是清代陵寢的一大特點; 寶城中間是一座高大的圓丘叫寶鼎,它是福陵的心臟,大清君主努爾哈赤及孝慈高皇后葉赫納喇氏即長眠于此。
此外,陵寢周圍還生長著數(shù)以千計的百年古松,它們枝繁葉茂,蒼勁挺拔,從遠(yuǎn)處望去以其常青綠色將福陵裝點成一片“松濤罩海”,金瓦紅墻的建筑變成了福陵又一特色景觀。
建國以來,歷經(jīng)百年蒼桑的東陵公園,在各級政府和廣大人民群眾的關(guān)懷和支持下,得到了精心維護.特別改革開放以來,在采取各種措施進(jìn)行保護管理的同時,還利用福陵四周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和自然環(huán)境,大力開發(fā)旅游資源,在陵區(qū)附近修建多處景區(qū)、景點,如,“龍灘垂釣”、“森林浴場”,“杏林春曉”、“芳草云天”、“龍尾觀溪”、“御泉”、“妃子松”、“神龜”、“義犬救主”等等。今天的東陵公園已成為一座具有歷史文物、園林風(fēng)光、旅游度假等多種功能的觀光游覽中心, 以其令人驚嘆的建筑藝術(shù),豐富的歷史文化內(nèi)涵,秀美的園林山色吸引著眾多的國內(nèi)外游人觀光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