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新聞周刊》6月20日文章,原題:后中國世界 2000年,盎格魯-撒克遜經濟模式所向披靡,新興國家只能充當華爾街盛宴的看客。如今,所有羨慕目光都投向蓬勃發(fā)展的中國。許多投資大家認為中國繁榮將繼續(xù)上演。
但越來越多證據顯示,中國增長“奇跡”瀕臨大幅減速,今后數年增長率將從10%降至6%或7%。近來頗受關注的罷工給建立在廉價勞力和出口上的中國模式打上大問號。投資支出的增長速度即將下降,因為中國要建的高速路和港口是有限的,且土地和勞力成本均急劇上升。
今后10年,中國很可能面臨缺少增長驅動力的困境。那些相信它可繼續(xù)高速增長的人往往認為,北京可通過以消費支出取代投資、以內需取代出口做到這點。但這個希望的依據大有問題,即以為中國以前是有意防止出現消費型經濟。事實上,過去30年來中國的消費支出以每年近9%的速度強勁增長。
現在中國似乎到了關鍵轉折點,規(guī)模已夠大因而不能再繼續(xù)維持高速增長。當上世紀70年代中期日本人均收入水平相當于今日中國時,投資支出明顯減少,總的經濟增長率從9%降至5%。當然,中國目前只有46%的人口生活在城市,而當年日本城市人口占55%。因此城市化還會給中國帶來更多增長空間,但減速的趨勢清清楚楚。
對中國領導人而言,這未必是壞事。外界往往以為中國決策者只關心快速增長,其實沒看到他們日益關注社會穩(wěn)定。例如大城市房價飆升,政府出臺嚴厲措施。鑒于房地產占所有投資支出的1/3,增長不可避免會慢下來。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對所面臨的增長挑戰(zhàn),中國自己比外人更開放和誠實。一個很好的例子就是中國的股市,數月來一路下滑,正跌回一年前水平。而縱觀全球,認為中國繁榮繼續(xù)的“中國概念股”或投資方興未艾。一名大礦業(yè)公司高管認為,談論中國從10%減速到6%所帶來的影響,無異于猜測時速100公里或70公里的火車撞人的后果。他說,結果都一樣。
其實不然。中國經濟減速可重創(chuàng)過去10年的明星經濟體,包括澳大利亞和巴西。此外,過去10年里全球石油需求高漲,有將近一半來自中國需求。中國經濟減速可能瞬間改變這種局面。有人將中國可能低于8%的增長比作好萊塢驚悚片《生死時速》,片中一輛公交車若時速低于50英里就會爆炸。
當前圍繞中國未來的辯論分成兩個陣營。絕大多數人十分看好,少部分人極為悲觀,而事實可能介于兩者之間。當今中國可能就像上世紀70年代中期的日本。當時日本已開始減速,但可觀的增長仍持續(xù)了15年?!ㄗ髡唪斊鯛枴は鸟R,汪析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