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jīng)濟發(fā)展
- 社會發(fā)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fā)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縱覽各省出臺的異地高考政策,大致情況可分為三類。一類為低門檻,即只對學生學籍設有要求;第二類為中等門檻,即對學生和家長均設有要求,而且滿足者人數(shù)不少;第三類為高門檻,即對學生父母均設要求,符合條件者較少。不管門檻的高與低,政策制定者均權衡了各地的實情。
北上廣:壓力很大
這次各省市區(qū)公布異地高考方案,國務院辦公廳要求原則上是在2012年年底之前。然而就在離年底只剩2天時,北上廣還未有任何動靜。當時許多人認為這三地會“違約”,但在12月30日,北上廣同時公布了各自的方案,雖然有的缺少具體實施細則。
北京市教委在公布了隨遷子女升學考試工作方案后,聲明會在進一步完善進城務工人員服務管理制度的基礎上,抓緊研究出臺與此相掛鉤的隨遷子女升學考試辦法,在這之前將實行“過渡措施”。
為何要實行過渡性措施?北京市教委作出了解釋:隨遷子女升學考試工作是一項綜合改革和系統(tǒng)工程,必須進行綜合配套的制度設計。必須根據(jù)首都城市功能定位、產(chǎn)業(yè)結(jié)構布局和城市資源承載能力,在進一步完善進城務工人員服務管理制度的基礎上,根據(jù)他們的就業(yè)、居住、社會保障、計劃生育等綜合因素,明確其隨遷子女在京參加升學考試的資格條件和先后順序。其次,教育資源的準備和建設需要完善規(guī)劃、開工建設、設施配備等工作周期。即使不考慮隨遷子女升學考試政策所帶來的新的入學需求,僅按照“十一五”期間北京市常住人口增長速度預測分析,到2020年,北京市小學階段需要新增學位30萬個,初中階段需要新增學位11.5萬個;加上新政策實施后所帶來的增量需求,北京市教育資源的建設任務更加艱巨。另外,要確保隨遷子女升學考試政策落地,除了教育資源建設以外,各相關部門工作的支撐條件建設同樣十分必要,這些細化需要一個工作過程。
至于為何要對考生父母的社保和職業(yè)年限做出條件限制,北京市教委表示,是為了防止出現(xiàn)“高考移民”,擾亂教育秩序,影響社會穩(wěn)定。
北京作為一個流動人口大市,目前已經(jīng)承擔著較重的負擔。這次制定政策,就是考慮了當下的一些現(xiàn)實情況。從人口壓力方面來說,目前北京市常住人口有2000多萬人,北京市面臨著交通擁堵、環(huán)境污染等方面的挑戰(zhàn);從義務教育階段的安置壓力來說,近年來,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數(shù)量持續(xù)快速增長,從2011年開始與北京市戶籍學齡人口高峰期疊加,到2014年,北京市小學一年級入學人口將由目前的10萬人左右劇增到18萬人左右,小學在校生總量將由目前的68萬人左右增加到84萬人左右,之后幾年仍將呈持續(xù)增長趨勢。這些問題和現(xiàn)狀嚴峻考驗著北京市的教育資源;從維護本土學生的利益角度來說,有必要有效平衡京籍學生和非京籍學生的升學考試利益。
北京“壓力山大”,廣州更勝一籌。據(jù)統(tǒng)計,目前廣東常住人口已達1.2億人,其中非戶籍人口有3097萬人。預計每年將有超過20萬人的隨遷子女進入高中階段就讀,由此需要配套的土地、師資、投入等,考驗著廣東的承受能力。其次,現(xiàn)有的優(yōu)質(zhì)高校特別是高水平大學在粵的招生計劃較難滿足廣東本地高考生源激增的需要。城鄉(xiāng)教育發(fā)展不均衡對廣東的教育均衡化建設也產(chǎn)生著沖擊和影響。介于種種壓力,廣東推出的方案選擇分三步走,最后一步為從2016年起,外來學生和家長滿足一定條件后,學生可以報名參加廣東省的高考,并同等錄取。
上海市目前的政策只聲明從2014年起實施與《上海市居住證管理辦法》相銜接的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后在滬升學考試的具體方案。按照以往的要求,只有持A類居住證的外來家長,其子女才有在滬參加中考和高考的權利。A類居住證的要求為本科以上,工作單位注冊資金100萬以上,在上海有固定居住地。毫無疑問,上海制定方案時,考慮的核心問題依然是城市人口過快增長與城市有限承載力之間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