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全球矚目的G8峰會今天(7日)在日本北海道洞爺湖舉行,國家主席胡錦濤應邀出席。展望本次峰會話題,外交部部長助理劉結一日前在新聞發(fā)布會上表示,原油和糧食價格猛漲將是本次八國集團對話的重要內容之一,油、糧安全對發(fā)展中國家影響巨大。
花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沈明高對此指出,如果國際油價繼續(xù)走高,引發(fā)全球經濟滯脹的可能性將大大增加。對我國而言,這會進一步加劇外需放慢的壓力。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教授盧峰則認為,在國際糧價飆升之際,現(xiàn)階段國內糧食供應比較充裕,價格總體平穩(wěn),且國內糧價與國際市場仍存相當大的差價。但隨著農資價格上漲,這又形成新的問題。
流動性不足致糧食危機?
“世界糧食價格迅猛上漲,國際糧食安全面臨嚴峻挑戰(zhàn),特別是對發(fā)展中國家影響巨大,全球超過1億人陷入饑荒,國際社會過去5至10年的減貧與發(fā)展成果有可能毀于一旦?!睋?jù)悉,這是本次G8峰會上重點討論的話題之一。
據(jù)世界銀行統(tǒng)計,在大宗商品價格飛漲的形勢下,過去3年來全球糧食價格累計上漲了83%,這給一部分最貧困的國家造成巨大壓力。
對于糧食安全問題,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糧食問題專家盧峰教授指出,世界糧食的基本面沒有任何問題,而是流動性不足的原因,使一些庫存量不多的國家出現(xiàn)糧食危機。
世行行長佐利克撰文“世行應對糧食危機10策”中指出糧食流動性不足的問題。佐利克說:“我們應當解除導致全球價格進一步高企的出口禁令。印度最近放寬了相關限制。但目前已有28個國家實施了類似管制。目前大米市場的交易量只占全球產量的7%,解除這些管制,將會產生巨大的效果?!?/span>
應對世界糧食安全問題,國內目前在限制貿易、放開糧食庫存進行調控,維持糧食價格穩(wěn)定。盧峰建議,中國拿出一部分糧食出口,既可以抬高價格,增加農民收益,也可以緩解國際糧食緊張的局面。
農資漲價帶來新問題
而針對國際糧食安全對國內的傳導影響,盧峰認為不必過慮,“在國際糧價飆升之際,現(xiàn)階段國內糧食供應比較充裕,價格總體平穩(wěn),且國內糧價與國際市場仍存在相當大的差價。但隨著農資價格上漲,這又形成新的問題?!?/span>
盧峰教授指出,去年以來,農用生產資料、人工等生產成本持續(xù)增加,近期油價的調整又加劇農資上漲態(tài)勢。雖然糧食價格也有一定幅度的上漲,但隨著化肥、塑料、飼料、柴油等農業(yè)生產成本較大幅度增長,一些農民反映,農副產品漲價效益正在被削減,農民實際生活水平有所下降。
全球經濟放緩蔓延國內
世行近期發(fā)表的一份報告認定,生物燃料已經促使全球糧食價格上漲75%.報告認為,由于生物燃料需要從谷物中提煉,產量的增加必然導致全球谷物需求量上升。作為石油替代能源的生物燃料需求激增由此反映出原油價格一路狂飆已對全球經濟增長帶來相當大的壓力。國際清算銀行上周一發(fā)布的報告稱,全球經濟可能已經接近一個“臨界點”,之后或將步入放緩階段,其主要原因為食品和能源價格飆升對實際可支配收入的影響。
事實上,原油價格走高使得全球經濟的滯脹壓力增大,經濟放緩的陰影同樣彌漫在國內。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暴漲推高了國內企業(yè)生產成本。但據(jù)國家統(tǒng)計局發(fā)布今年第一季度的數(shù)據(jù)顯示,一季度CPI同比漲8%;工業(yè)生產增速減緩,企業(yè)利潤增幅回落。全國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增加值同比增長16.4%,比上年同期回落1.9個百分點。今年1-5月份,主要處于上游產業(yè)的國有工業(yè)企業(yè)的利潤增長已經從去年同期的40%以上大幅下降為今年的1.5%.
花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沈明高認為,美國經濟衰退、大宗商品價格急劇上漲、自然災害頻發(fā)這些因素與其他宏觀經濟變量相互作用,使得宏觀政策取舍的難度驟然升高。沈明高進一步指出,國內經濟增長由于信貸控制和外需放慢有下行的趨勢;同時,由于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屢創(chuàng)新高,國內生產成本快速上升,盡管食品價格有所回落,但整體通脹水平的走向仍然不明朗。
遏制通脹價格改革很關鍵
然而,遏制物價上漲,特別是石油價格,中國能源戰(zhàn)略研究中心執(zhí)行主任王震認為,價格機制改革很關鍵。
王震指出,目前國內石油進口依存度達到53%,任何一個國家對油價實行的財政補貼政策,都不可能單純地由國內民眾分享,而可能與全世界一起分享。如果我們沒有能力補貼全世界,那么,對成品油實施價格機制改革替代價格補貼最為關鍵。價格機制改革不妨保證供給主體多元化,讓現(xiàn)貨市場發(fā)達起來;同時必須讓價格信號、對未來能源高價的預期以及對氣候變暖問題的關注保持協(xié)調一致。
沈明高同樣提出價格改革的觀點。他指出,中國現(xiàn)行的經濟增長模式已經到了轉型的關鍵時刻。從某種意義上說,轉型的過程就是農產品或食品價格提高,能源價格和人工成本提高等帶來的通脹過程。過度強調防止通脹,特別是通過價格控制的方式防止通脹有可能與轉型的方向背道而馳。應對轉型中的通貨膨脹,需要改變現(xiàn)有補貼生產者的做法,這是因為補貼生產者舍棄了市場價格的信號作用,縱容浪費。一個基本不影響市場效率且成本要便宜得多的政策選擇是補貼目標消費者,即低收入人群。從補貼生產者到補貼消費者的轉變,可以增強經濟和消費者對通脹的承受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