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心理戰(zhàn)”并非專選鄧麗君
1978年左右,一些愛好音樂的年輕人開始互相翻錄鄧麗君的磁帶。那時候沒人知道這個有著甜美歌聲的女人是誰,他們只是在習慣了樣板戲的激昂之后,突然發(fā)覺音樂原來還可以如此美妙。很快,鄧麗君的歌聲通過地下的方式在年輕人中迅速流傳開來,先是翻錄磁帶、盜版磁帶,然后是翻唱集錦。敏感的大學生們對于鄧麗君歌曲尤其狂熱,當年的校園里經(jīng)常出現(xiàn)有關鄧麗君的討論。
伴隨著音樂的流行,批判也逐漸開始。1979年,針對以鄧麗君為代表的港臺歌曲和以李谷一的《鄉(xiāng)戀》為代表的大陸流行歌曲因在大城市里廣受歡迎,一些老音樂人為此特意召開了一次“西山會議”,鄧麗君的歌曲被定性為“黃色歌曲”和“靡靡之音”,從此全面被禁。
從那之后,這個帶有典型意識形態(tài)的詞語成為了鄧麗君在大陸的標簽。
禁令甚至進一步助長了鄧麗君的流行,80年代開始,鄧麗君的歌曲已經(jīng)傳遍大陸,雖然官方媒體從未播放過。
這些歌曲傳入大陸的確切源頭已經(jīng)無法考證,有的是從南方帶來磁帶,也有人用短波通過電臺收聽臺灣的廣播。
何群(化名)在80年代是福建廣播電臺文藝部的書記,他對《中國新聞周刊》的記者回憶說,“福建這邊可以聽到臺灣廣播。那時候很多人都喜歡聽鄧麗君的歌曲,大街上也都在放。當時廣電部和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有口頭通知,不得在節(jié)目里播放鄧麗君的歌曲,但是沒有書面文件。”
何群是音樂學院科班出身,他那時也喜歡鄧麗君的音樂,現(xiàn)在他家里還有很多保存下來的鄧麗君的卡帶。“當時省委宣傳部的領導問我對于鄧麗君音樂的看法,我說上邊不讓宣傳,我們就不播,我也不允許編輯播。但是我個人的看法是這些歌沒什么問題,不是‘黃色的’‘肉麻的’,也沒有政治反動的東西?!焙稳赫f,他那時也聽到有人說,“臺灣播放鄧麗君是對于大陸的心理戰(zhàn),要軟化大陸斗志”之類的傳言?!暗谴蠹乙矝]覺得聽了她的音樂就不想解放臺灣了。當時對于臺灣電臺的新聞有干擾,但是鄧麗君的音樂還是可以聽到。”
那時臺灣通過電臺向大陸播放鄧麗君的歌曲,福建電臺則在平日對臺灣播放傳統(tǒng)南音和家鄉(xiāng)音樂,在國慶之類的重要日子時就播放一些激昂的管樂?!耙膊皇沁M行什么攻勢,就是鼓舞斗志吧。”何群說。而那些傳統(tǒng)的福建南音竟然引來了來自臺灣聽眾的來信,感慨大陸的變化。
臺灣也并非特意選擇鄧麗君通過廣播對大陸進行心理戰(zhàn)。當年臺灣中廣電臺的資深主持人陶曉青對《中國新聞周刊》記者介紹說,“臺灣(是由)當時的中央廣播電臺對大陸播音。沒有音樂不成節(jié)目,他們也只是挑選了當時的紅歌手而已,鄧麗君很紅,并非故意選擇的?!焙袜圎惥瑫r代歌手的歌也都在電臺中播放。只不過因為鄧的歌曲生活味道濃厚,更被大陸聽眾接受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