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fā)展
- 社會發(fā)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fā)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貧窮不是社會主義”
1987年4月26日,鄧小平在接見外賓時指出:“搞社會主義,一定要使生產力發(fā)達,貧窮不是社會主義。我們堅持社會主義,要建設對資本主義具有優(yōu)越性的社會主義,首先必須擺脫貧窮?!边@既是對“文革”當中“四人幫”一伙“寧要貧窮的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不要富裕的資本主義”的謬論的批判,又是后來關于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fā)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边@一論斷的直觀、簡潔而又深刻的概括表述?!柏毟F不是社會主義”已經成為新時期廣大人民群眾理解、實踐社會主義的口號和指針。
“三個有利于”
1992年年初,鄧小平在視察南方時,針對一段時期以來,黨內和國內不少人在改革開放問題上邁不開步子,不敢闖,以及理論界對改革開放性質的爭論,指出:“要害是姓‘資’還是姓‘社’的問題。判斷的標準,應該主要看是否有利于發(fā)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是否有利于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睆拇?,三個“有利于”成為人們衡量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判斷標準。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1984年10月,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確立我國社會主義經濟是公有制基礎上的有計劃的商品經濟。1985年10月23日,鄧小平在會見外賓時說:“社會主義和市場經濟之間不存在根本矛盾。問題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發(fā)展社會生產力。”1992年年初,鄧小平視察南方時又進一步指出:“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qū)別。計劃不等于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不等于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秉h的十四大正式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構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