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珠江水產研究所研究員黃樟翰:水庫旁邊這個草很多,草魚可以吃旁邊的草。大山上雨水沖下來,有很多營養(yǎng)的東西,胖頭魚,白鰱,廣東的一種鱗魚,它也吃有機的碎片,這些東西。
8000畝水庫四周環(huán)繞著30萬畝山林,雨水沖刷下來的腐植物質和水庫底的水草,就是魚的天然餌料。2012年,馬新海找了兩個合伙人,湊了400萬元承包下水庫,只有兩條小船6個養(yǎng)殖員,就直接往水庫里投放了一百萬尾魚苗,全部散養(yǎng),一個養(yǎng)殖網箱都沒有,唯一的設備還是用來撈魚的,這可讓其他養(yǎng)殖戶看不懂了。
養(yǎng)殖戶鐘旺火:當時就,我們說這個人養(yǎng)了,搞不起產量,就是產量搞不上去。
養(yǎng)殖戶陳遠平:一個是資金最滯壓,一個長得慢了,第三個它的價格一年不同于一年的。
別人家的魚四個月到半年就能賣,馬新海這樣養(yǎng)魚,一兩年才長大。而且他養(yǎng)的魚和其他養(yǎng)殖戶是同樣的品種,兩年后,市場能不能接受他的高價魚,還是個問題。讓人看不懂的還不止這些,接下來,馬新海又做出了一系列奇怪的舉動,買他的魚還必須買他的魚缸,一個魚缸還賣5萬元,拉魚之前還必須馴化,這些舉動不僅顛覆了行業(yè)的傳統(tǒng)做法,還讓馬新海把魚以平均25元一斤的價格賣了出去。
馬新海在水庫里仿野生養(yǎng)魚,很快就在業(yè)內傳開了,有不少客戶想來買,肖艷就是其中之一。她在深圳經營著一家連鎖餐館,對魚的需求量很大,按理說這樣的客戶馬新海不應該回絕,但2013年7月份,肖艷第一次來,就吃了一頓魚,卻一條都沒帶走。
飯店經理肖艷:他一口回絕我說那次沒魚,沒辦法,他說要等明年才有魚。
記者:他是真沒魚還是假沒魚?
飯店經理肖艷:那我不知道,得問馬總了。得問他本人。
馬新海:我會告訴他,我會賣給你的,但是不是現(xiàn)在這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