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天是迎親的日子,也是東干人三天婚禮中最重要的日子。清晨,新娘早早梳整好“燕燕頭”,在期盼中等待新郎家的迎親車隊前來娶親。這一天也是每個東干族新娘人生旅途中最為重要的日子,是向自己少女時代告別的一天。她們都會在揣揣不安中,憧憬與自己的心上人,共同開啟美好的新生活。
1996年8月17日大使夫婦與“佬”和馬古柏合影
馬古柏陪著我,站在待嫁新娘的閨房門前。只見由“伏爾加”、“拉達”和“豐田”轎車組成的迎親車隊緩緩駛來?!邦^車”是一輛寬敞嶄新的“伏爾加”轎車。車上扎滿了一束束鮮花和鮮艷的彩帶與花結。新郎家的女賓下車后,來到閨房里,眾人擁擠在已不顯寬裕的房間里,向新娘說聲祝福,都想沾些婚慶的喜氣。新娘正滿懷喜悅地把糖果和小紅包,分發(fā)給來賓和屋里“壓炕”的娃娃們,與娘家人依依不舍地道別。
這里沒有國內炫人眼目的大紅喜字,沒有震耳欲聾的鞭炮,但不乏新婚的喜慶氛圍,以及熱鬧紅火的場面。看著心愛的孫女出嫁,爺爺獨自默默地坐在屋門旁的椅子上,既傷感又幸福,用白手帕擦拭著難離難舍的淚水。
按照東干人當地的風俗,即使是在炎熱的夏天,新娘“出門”前,也要穿上棉袍和棉褲去婆家。只見新娘的兄長把“包裹”得十分嚴實的“嫁娘”,輕巧地抱起來,把她送上迎親的汽車。在車門外,我見到了前來娶親的東干族小伙。他就是新郎官。他身姿俊俏,英俊瀟灑,風流倜儻。從相貌上看,他和新娘真可謂是“天生一對,地造一雙”。
馬古柏俏聲對我說,“這兩個娃都是大學生,他們在學堂里就戀愛上了。男娃住在附近的新渠鄉(xiāng),兩個鄉(xiāng)莊大概有四萬多東干人。兩鄉(xiāng)結親的娃娃很多?!?/p>
“像他們這樣受過大學教育的東干人多嗎?”我因分管文化和教育,出于職業(yè)習慣,追問道。
馬古柏十分自豪地說,“在哈國130多個民族中,東干族是受教育最高的少數民族之一,族里有許多哈國著名的音樂家、畫家、藝術家和教授。”
他話鋒一轉,對我說,“在東干人傳統(tǒng)的觀念里,‘中亞是養(yǎng)母,中國是親娘'。盡管我們在這里生活還可以,但許多人都有一個心愿,希望有一天到中國看看,更渴望自己的娃娃們能到中國去上學堂,把祖輩的文化傳承下去。”
東干人為什麼對中華文化如此喜歡,對中國有如此深厚的感情,這支民族的“根”到底在哪兒?我默默地聽著他說的話,默默地思索著。
說話間,我們已經來到新渠鄉(xiāng)的新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