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追求幸?;橐龅牟椒ピ竭~越大了。1981年,《市場報》刊登了“新中國第一則征婚啟事”,征婚啟事從此成為未婚男女主動出擊的重要平臺,并催生了婚介產業(yè)的蓬勃發(fā)展。擇偶標準迅速更替。1977年國家恢復高考制度后,知識得到莫大崇拜,“天之驕子”的大學生成為上世紀80年代初擇偶的理想對象。
“愛好文學”是當時征婚啟事上的熱詞。但隨著經濟因素對婚姻影響的日益加大,人們的擇偶觀逐漸由理想主義走向務實。上世紀80年代初,結婚時有“三轉一響”(自行車、縫紉機、手表、錄音機)已叫人羨慕,到了中后期,得備齊“三大件”(電視、冰箱、洗衣機)才叫體面。人心都有過好日子的渴求,職業(yè)、家境成為擇偶時的重要因子?!皣鵂I”不嫁“集體”,“大集體”不嫁“二集體”,城里殘疾小伙兒能娶農村大美人的等級順序,迅速被市場經濟沖垮了。個體戶這個多年上不了臺面的職業(yè),在80年代中后期的征婚市場上炙手可熱。
“談戀愛”終于成為一件光明正大的事情。剛剛,劉心武寫小說,“愛情的位置”還是一個事關政治的大問題;轉眼,張潔說“愛,是不能忘記的”,連婚外戀都不算個大事兒了。曾經,上海外灘情人墻擠滿一對對熱戀男女,濃情蜜意卻連手都不敢拉一下,生怕工人聯(lián)防隊員隨時打著手電“棒喝”。但《廬山戀》當著全國人民的面吻開了,《原野》開禁了,戀愛也不再是洪水猛獸了。這個年代時興的戀愛模式,是看電影、壓馬路,牽牽小手,然后趁著月黑風高偷吻一下。
觀念雖然逐步開放,但此時中國人的婚戀觀依然是比較保守的。真正破禁是在上世紀90年代。
80年代西方文化涌入和各種思潮碰撞在潛移默化中改變著人們的價值觀。到了90年代,溫飽問題基本解決后,情感需求迅速膨脹。婚姻呈現(xiàn)出五花八門的變化,自由、情感、經濟,甚至性都成為中國人重新審視婚姻的要素。
“丁克”家庭的出現(xiàn)將婚姻中的個人幸福與自由抬到了極致。1980年的《婚姻法》將計劃生育寫入法律時,人們主動或被動地放棄了多子多福的傳統(tǒng)觀念,接受“只生一個好”?!岸】艘蛔濉眳s打著“婚姻質量”的招牌,徹底否決了婚姻的傳宗接代任務。
經濟大潮對婚姻的沖擊更加明顯?!叭f元戶”早已被“大款”取代,事業(yè)、收入、戶口都是擇偶時的決定因素,“不能解決戶口者免談”等話語赤裸裸地出現(xiàn)在征婚啟事上。婚禮變得越來越奢華,婚慶公司如雨后春筍般冒頭。90年代中期,涉外婚姻突然激增,拿婚姻作跳板出國的人為數不少。
愛情不再神圣至上了。電視速配的出現(xiàn)和風靡讓愛情變成了一種快餐式的游戲。性則漸漸成為公開的話題。1993年,中國第一家性用品店在北京開業(yè)。未婚同居雖然“非法”,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偷嘗禁果”已經勢不可當。
對自由的極度追求和對西方性開放的誤讀,攻破了中國人固守多年的從一而終觀念?;橥馇樯踔痢鞍獭遍_始滋生,家庭暴力出現(xiàn),離婚率隨GDP攀升,固若金湯的中國婚姻不得不直面開放帶來的種種危機——社會學家說,目前農村的離婚率甚至已經超過了城市。
2001年,《婚姻法》再度修正以適應社會發(fā)展和婚姻家庭的變遷。禁止家庭暴力、夫妻間相互忠實等基本原則被列入新法。
邁入新世紀后,中國婚姻與時俱進地繼續(xù)呈現(xiàn)新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