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fā)展
- 社會發(fā)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fā)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今年股市里有一個“真實的笑談”。3月26日,國務院召開第五次廉政工作會議提出“禁止用公款購買香煙、高檔酒和禮品”。第二天,白酒板塊全線重挫。中國的高檔酒被誰喝掉?“答案已經揭曉?!?/p>
財政預決算、“三公經費”,這些“政府辦了什么事、花了多少錢”的賬目要不要公開?
對此,2007年發(fā)布的《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明確了“陽光政府”的信息公開要求:“凡是不涉及國家秘密、商業(yè)秘密和個人隱私的政府信息,都要向社會公開?!?/p>
但條例自2008年5月1日正式施行以來,不愿公開、不敢公開、不屑公開現象普遍存在。
《中國經濟周刊》獨家授權發(fā)布的清華大學《中國市級政府財政透明度研究》報告,將研究主體定位在了比省級財政更為細化的市政府:據當前可獲得信息最近、最完整的2010年數據顯示,81個市政府,達到全國財政透明平均水平的僅43%。即使將平均水平作為及格線,多數市政府“不及格”;如果按照“60分及格”的標準,則僅有7個城市過線,及格率僅為8.6%。
在財政公開的信息中,政府更愿意公開預算,而不是決算。而對于預算外花銷,81個市政府無一公開。分析證明,人均GDP、外貿因存度和領導人是影響財政透明度的三大因素。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經濟學教授俞喬告訴《中國經濟周刊》,地方政府就像是上市公司,政府本質上也是經濟單位,需要向所有利益相關者公開信息。只有信息公開透明化,才能保障民主化的進一步實現。
公共財政研究三個核心問題:政府的收入從何而來?政府的開支用到何處?政府的財務如何管理?
財政收入來源于對社會公眾的強制性征收,政府開支應用于提供公共產品以增進公眾福利水平。公眾是委托人,政府為代理人,公共財政的透明就是解決信息不對稱導致政府代理人問題的關鍵一步。
2011年起,清華大學《中國市級政府財政透明度研究》課題組對中國地級以上的市政府財政透明度進行研究,包括22個省(不含臺灣?。?、5個自治區(qū)的地級市政府與4個直轄市政府,未含縣級市政府。以2010年國內生產總值(GDP)為標準,從全國22個省、5個自治區(qū)中選取經濟發(fā)展水平最高的3個地級以上城市及4個直轄市為研究樣本。其中青海和西藏由于其統(tǒng)計年鑒只統(tǒng)計省會城市,所以此次樣本城市共計81個,占全國283個地級以上市近1/3。
由于各類統(tǒng)計數據發(fā)布的滯后性,2010年為當前可獲得信息最近、最完整的年份,依據此分析該年市政府財政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