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魯派的教義
第一、 格魯派的教義整個包括在宗喀巴對宗教改革的綱領中。宗喀巴為什么對宗教要進行改革?如何進行改革?現(xiàn)分為兩項來談。
首先,為什么要改革,要把改革的時代背景略為敘述。公元14、15世紀時薩迦派與噶舉派爭奪權(quán)力,戰(zhàn)火不熄,時局極為紊亂。因此,什么宗教,什么佛學,無人關心過問,寺廟組織渙散,戒律松馳,僧人無人約束,不念經(jīng),不修法,反娶妻生子,放蕩自恣。上層僧人仗其特權(quán),借口修密向民間索取婦女供其奸淫。從元代以來,這些修密喇嘛,無惡不作,查看《元史》:薩迦僧為元帝傳無上密乘《喜金剛》大灌頂,授雙修法(雙身),廣取婦女供其奸淫為淫戲是樂,甚至男女裸處,君臣宣淫號為事事無礙境界【48】。更令人憤慨的是行一種《合誅》邪法【49】,肆意蹂躪婦女稱為合,殺人活取心肝稱為誅?!肚嗍贰氛f合誅法是邪法。宗喀巴改教以后,其他教派也有響應者對歪風邪氣略加整頓。依據(jù)《土觀宗派源流》說,直至公元16世紀時,寧瑪派中還有人借《伏藏密法》使百姓供酒,名為供甘露,供婦女,名為供明母,當時歡喜酒色之僧徒,爭相效尤,使清凈寺院僧舍幾乎全變?yōu)橛衅奘抑准乙印?0】。積習難除,或律廢馳,乃至如此。
還有一個重大的問題,就是出家修行為的是什么?還不是欲出輪回求解脫嗎!但如何出輪回得解脫?不看經(jīng)不研教,見行不正【51】如何能解脫得了。當時就有一批自號為大乘頓門【52】之人,輕視小乘,輕視經(jīng)教,不注重三藏【53】的學習,反嘲研習經(jīng)典之人為分別師【54】空論派。只重大師口訣,以為片言支語即可得解脫,拋棄經(jīng)教。即使學密也只重視無上續(xù)部,輕視下三部續(xù),學風極為不正,學不正則觀點不正,故多胡言亂語,把佛教引入邪途,甚至于無上密【55】中只重圓滿次第,修風脈明點,縱然有點證驗,由于沒有正見攝持也只等同外道。
其次如何進行改革,針對以上種種錯誤觀點和作風,大師才提出要進行改革的綱領。如何改革?先提倡聞、思、修,先聽聞經(jīng)教道理,然后思其意義,最后才依之起修。所以首先是聞思,聞思就是學習。如何學法?大師對于佛教有一個全盤的認識,他說佛一代言教總起來不過教證二法,無論大乘小乘一切教法均攝在經(jīng)、律、論三藏之中,一切證法均攝在戒、定、慧三學之中,因此學佛不能輕經(jīng)教,拋開三藏,故提出“三藏未可偏廢,三學必須全修”。當時就有許多只講頓悟,不通經(jīng)教,胡言亂語的人。吾人學佛為的是求解脫,不明解脫之理,盲修瞎煉,不是求解脫,而是反增束縛。所以,求解脫必須重視三學。其次是修,所謂修就是指戒、定、慧三學,戒律是佛教的根本。大師曾說口稱大乘行人若不守護清凈律儀,去惡行善,連輪回也出不了,何況大乘。菩薩若不守護律戒,發(fā)大慈大悲菩提心悲憫眾生,大乘亦是空名,學習密宗,不守三昧耶戒【56】,更是開惡道【57】之門,大師之言,從當時的現(xiàn)實就完全可以證明。特別是僧侶,更應嚴守戒律,故先于甘丹寺進行整頓律儀,依噶當規(guī)制,僧人必須受戒,嚴格遵守,獨身不娶,不營世務,清凈禪院。為表示中興律儀,讓僧人戴黃帽,因此后來人稱格魯派為黃帽派【58】(黃教)。經(jīng)過律戒整頓,扭轉(zhuǎn)當時社會的頹靡之風,使寺院面貌為之一新。其次是定、慧二學,定就是約束自心不讓散逸,慧就是增長智慧不昧于解脫之道,故無戒不定,無定不能生慧【59】。定、慧二學就是講學習修持。在學習中整頓學風,把那些浮夸不實,任意篡改等的作風完全改去。在寺中設立教理學院,定出學習制度,規(guī)定學習內(nèi)容,按部就班,循序漣進,先小后大【60】,先顯后密。組織一套有次序有系統(tǒng)的學習經(jīng)論理論,大師在噶當六論的基礎上結(jié)合實際略加更改,定按三學原則制定學習內(nèi)容:戒學,學《律經(jīng)》;定學,學《現(xiàn)觀莊嚴論》;慧學,學《中論》、《量論》(因明學)、《俱舍論》【61】。密教學習作、行、瑜伽、無上瑜伽四部之續(xù)經(jīng)講解,結(jié)合實修教授導引以便求證。
規(guī)定寺內(nèi)學習五部大論(在噶當?shù)牧笳撋显黾恿司駬裾姷闹杏^學),是從律經(jīng)論三藏中選出最有代表性的經(jīng)論。 三學(聞、思、修的主要內(nèi)容),戒-《律經(jīng)》【64】, 定-《現(xiàn)觀莊嚴論》【65】(談菩薩修行證果),慧- 中論(佛教的最高哲學思想)【66】 ,因明(鍛煉邏輯思想、抉擇正見)【67】 俱舍(辯諸法性相為佛學入門書)【68】。
五部大論概括了經(jīng)、律、論三藏的教法內(nèi)容,其它學習的經(jīng)論注疏文獻,各寺采用的教本不盡相同,甚至連各扎倉也不盡相同。
寺院規(guī)定僧人必須讀完顯教的五部大論,先學何經(jīng),后學何經(jīng),何時完結(jié),均有詳細的規(guī)定,顯教學完考格西【69】后,才能進上下密院學習密乘,密教先學事相如擺供設壇等,然后才學灌頂實修。
為了保證學習,學院有一整套組織制度,如扎倉、康村【70】、米村【71】等。各大小學院中均設堪布【72】作為主持,格貴【73】維持戒律秩序,翁則【74】領班念誦,格更【75】實際教學等等。當然這些組織與規(guī)章制度不是一時完成的,而是逐步改進,不斷完善而發(fā)展起來的。這亦表明大師的改革心愿是得到完全實現(xiàn)后黃教才能得到很大的發(fā)展。
關于學經(jīng)的過程即是實踐聞、思、修的過程,通過聞、思、修作為手段,在戒、定、慧中磨練,逐步升級,最后達到求解脫的目的。所學各種典籍均有詳細注解,貫徹大師的思想體系。這就創(chuàng)造了格魯派的理論基礎。各學院中還有規(guī)定的考試制度,學成給以學位職稱。
在清凈見、修、行方面,宗喀巴是在噶當?shù)乃枷牖A上逐步發(fā)展提高的。一個教派是否純正,首先要看它的見、修、行是否正確。見就是見解、觀點;修就是修道、修法,有顯有密;行就是行為、操行。見、修是指定、慧,行是指戒律。大師提出見、修不是無的放矢,都是針對當時各派中所出的弊端而提出來的。
在見上,承不承認有一個最終的真實【76】,為一切萬有依托這處。藏傳佛教其他派別,如覺囊派【77】承認此本真為絕對有,稱為勝義有。寧瑪派【78】、噶舉派【79】、薩迦派【80】承認有此本真,但認為此本真既不可說有,也不可說是無,是非空非有的。格魯派承認萬法是緣起性空,假名安立,否認有一個絕對本真為依托處,若承認有此本真,則為因中有果論,在四邊生【81】中為自生論,違背龍樹中觀學說。說勝義實有是空性,實有論墮常邊。說非空非有,是言語矛盾,不合邏輯。說空性是都無所有,是否認緣起業(yè)果,屬外道見,大師是以中觀應成派【82】見來作批判的。在修上,大師提出許多修心方便,尤其是注重止觀【83】的修習,要止才能定,定而后才能發(fā)慧,觀就是研究諸法真理,要找到真理才能發(fā)生解脫之智。止是安住修,觀是觀察修,二者要結(jié)合修習,不可偏廢。這正是針對當時時弊,對癥下藥。那時確有一些人不注重教理學習,修習也想走捷徑,一步登天,不看自己根器反而說不能頓悟之人才入漸修漸悟的止觀法門。他們都采取了一些頓門中的一些片詞只句,狂言亂語,說什么凡屬分別【84】皆應斷絕,分別是散亂【85】,分別是取相【86】,要修無念;或說分別是法身【87】莊嚴,分別愈多,修證愈大,或說無修無治,任運天真,凡有作為,皆屬功用等等。這些說法也不是完全不合理,因為若能頓悟?qū)嵪唷?8】,實相只能是直覺現(xiàn)量,不能用意識推度或用邏輯思維,它不是妄想能夠了悟的,故要你無念。當然,禪宗也說無念,這個無念就是要不打妄想。《密乘要集》說:“諸修道人多分遣知,唯宗真空,吾不遣知,為所宗尚,修道成佛皆非無知”(原書183頁)。重在知字,可見并非說要完全無念。過去有人對禪宗有誤解,他們不懂在憩心息妄無念后還要孤明獨知,說“知之一字,眾妙之門”。噶舉派說妄念是法身波,這是一種最高境界,因為已悟真性之體,妄念就是即體之用,此乃真知。說無修無治,也是頓門本具觀,認為既悟本體,一切均是從體之用,一切佛的身智本自具足,本有自然智,此非修中所得的。以上都是對見性人【89】來說的,非是對一般化機說的。一般人修學佛法,執(zhí)著纏縛尚重,所以,如大師所說應從止觀修習,用止來收散心,然后用觀慧來明辨善惡,明辨真理,觀慧是要重思考的,得觀慧后才能徹斷煩惱而出生死。所以大師說思維理智是絕不可少的,不是凡有分別都要排除,或者一切都要保留。若全不作意【90】則能得一切智者成佛的結(jié)果,是從異因能生異果了。故此如何對待分別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還有一些修習密法的人把一切攝界歸脈【91】的風脈緣起所生征兆視為道相【92】,或者專以風脈修習為主,不知這只是一種方便【93】,應與佛理相結(jié)合,顯密要結(jié)合,見修要很好結(jié)合,不然會迷入歧途,修成一個外道。還有修靜人只重安住修,求三摩地,不要觀察修,此與禪天外道禪有何分別。又在修定中不注意細昏細掉易出現(xiàn)偏差。在安住修和觀察修方面大師主張交替而修,并依據(jù)慈氏及中論中所說修定正理,如八斷行【94】、九住心【95】、識別沉掉【96】、掌握正確三摩地的修法等等。有關止觀方面,大師著作中均有詳細闡述。
在行上,有些自詡為大乘的人,不知大乘應以菩提心為主,不學菩薩學處即六度支行,不守菩提心戒【97】,胡作非為,這哪里是菩薩,純粹是個魔王。有人說斷酒和非時食【98】為信小乘者說,大乘人已見真性則不須受此約束,可以放任自恣。因此他們不僅不行出家人應保持的行操,還脫下三衣【99】,舍去出家人之相,敗壞了佛教的優(yōu)良作風。
對經(jīng)論的聞、思、修不應放松,勤習戒、定、慧和見、行、修,只有通達諸法性相,才能明見法性,完成戒、定、慧之慧學。大師根據(jù)噶當教典所說“發(fā)菩提心”、“七義修心”、“二諦”、“十地”和“粗細無我之理”等,作為本論入境、行、果之綱要。在見、修、行方面也進行了整頓,務使清凈純正不容稍許混雜。
關于實修,大師在顯教方面著有《菩提道次第》廣、中、略三論,在密教方面著有《密宗道次第廣論》、作為指導實際修習之教授。
第二、談顯教實修次第。依《菩提道次第論》而為修學。菩提道就是成佛之道,由于眾生的根器和意樂不同,從凡夫到成佛還有階段,所以菩提道內(nèi)容包括了三個階段,即三類土夫【100】的修學之道。初學佛的人面臨幾個問題,首先學佛如何下手,學哪種法,怎樣學習等等。法門廣大無邊,必有明師為指路,所以學佛開始就是要依止善知識【101】,此為道之根本。依什么樣的善知識,如何觀師、擇師,如何依止,論中均有詳述。既有學佛的愿望,就要想暇滿的意義。所謂暇就是有空閑時;滿就是條件具足圓滿。若是忙于生活,或無權(quán)自主,或諸根殘缺,或地處偏僻,都無暇聽聞佛法,這種無閑共有八種,稱八無暇【102】。條件具足圓滿者,指能生而為人,有佛法之地,有說法聽法之機會,諸根完全,非盲聾癡等,這種圓滿共有十圓,為十圓滿【103】。既然有閑暇,又條件圓滿,便應思維,人生不只是穿衣吃飯,必定要過得有點意義,不讓空過。在佛教來說修學佛法就是為完成人身大義,不要把暇圓的人身浪費了。
為了不浪費時光,就應思維,人生壽命無常,剎那即過,何時將死,不能預知,既知人生難得,佛法難聞,就應珍惜時間,勤奮苦學,克實求證。
今生不能解脫,死后仍墮輪回。六道之中生于地獄餓鬼之趣,苦不堪言,要解脫惡道之苦,只有依三寶求其救度,故要皈依三寶。
為求后世利樂,不以皈依只靠三寶便為滿足,尚須勤行業(yè)果【104】取舍。佛教是因果論,種因必有果,善因善果,惡因惡果,若畏惡果,故應廣大修善。然上面所說,僅是得人天福報,屬下士所修(下士道),為人天乘,不是佛法的真實目的。佛說法的目的在令眾生永出輪回,共同成佛,上面所說思人身難得,念無常,念輪回苦,皆非解脫正因。故尚應進一步追求解脫輪回這道,此求出離【105】所修即為中士道。正修此心,即依苦、集二諦,生起求解脫之心。抉擇解脫之道,即依滅、道二諦。此四諦【106】或十二有支【107】佛雖為小乘所說,但是這些是三乘【108】人均應修習為共通之法。無論小乘大乘,首先對世間不生厭倦,無出離心,則什么都說不上。四諦就是苦、集、滅、道,先知三界輪回猶如火宅,是痛“苦”之源,苦又是由煩惱和業(yè)所“集”,只有“滅”除苦、集、乃得安樂,其能滅除之“道”即戒、定、慧三學。外道不知出離心,無論他的方便有多好,修證有多高,但終究不出輪回,仍墮生死。又出離心只為中士道所修學,屬于小乘,仍只有自己出離輪回,尚未想到一切父母有情還在輪回中受苦,我應發(fā)大慈悲大菩提心,修六度【109】行,度一切眾生皆出輪回。要心懷大志,才是大乘菩薩,才是上士之道,才是真正佛道。
上士道的修心次第以要發(fā)大心,專為利他最為重要,只有不住自利之心,方能脫離小乘,突破狹隘的自利,進入大乘的最高精神境界。
何為大乘之門,即波羅蜜多乘和蜜乘。
波羅蜜多乘就要廣修六度,學菩薩學處,受菩薩戒,尤其是要學習止觀,止是修定,觀是修慧,無戒不定,無定不慧,止觀必須雙運。止出輕安,觀慧通達一切諸法皆是緣起性,證悟空性。若無觀慧則不能斷生死輪回根本之實質(zhì),自己尚不能出輪回,遑言度眾生,所以大師總結(jié)菩提道次第為三要:出離心、菩提心、空性見。出離心和菩提心,此二是噶當派所提出。只有出離心和菩提心,不能出輪回生死,大師又提出空性見,有空性見才能破除無明實執(zhí),斷生死輪回之根本。但不知輪回苦,不生厭離,不求出世,無出離心,連自己出不生起厭倦輪回之苦更不能發(fā)菩提心度廣大眾生出輪回,那么不求出輪回,修了空性又有何用?故首先要有強烈出離心和菩提心,然后才能斷生死輪回根本之實執(zhí),求出生死之空慧正見。有了正見才能斷除二障現(xiàn)證空性,直趨佛位。若輪回都出不了,哪里還能成佛。
總之,三藏一切大小乘經(jīng)典,均為成佛之支分,前前為后后作準備條件,因此不可偏廢。這些要點全包括在《菩提道次第廣論》之中,是求佛道者真正之教授。從眾生成佛必須經(jīng)過這三種道次,不能躐等,或妄行取舍。菩提道中最重要者為止觀雙修,若只修止,縱然得到最好的三摩地,也出不了生死輪回,修到了四禪天的地位也終有墮落之一日,所以由止獲得輕安,為修觀奠定基礎,始易生觀慧。如已修止進而必須修觀,生起空性正見,方能對治生死輪回根本實執(zhí),解脫輪回,其次修大乘行,應重視空性與大悲和四無量心相結(jié)合,重視業(yè)果,重視緣起,緣起性空必須雙運,若欲即生成就,必須急速圓滿二種資糧【110】,方能成一切種智,圓滿三身。然欲急速成就,若無善巧方便,獨依顯教修習,亦難成辦。故大師又特著《密宗道次第廣論》,并提出許多實修方便,如此顯密雙重結(jié)合修習,則必有成就之日。這些都是大師的殷殷教導,一切詳見大師所著二種《道次》之中。
第三、談密乘實修次第。依《密宗道次第廣論》而修學,規(guī)定先學顯教后學密乘,意思就是要學人在學顯教大乘中首先注重發(fā)菩提心,學密是為利益眾生急速成佛,現(xiàn)證三身,,才能廣大利益眾生,故發(fā)菩提心最為首要,如此學密才有基礎。學密前先依止具德上師,方堪為大阿阇黎【111】,求其灌頂。未得灌頂者,不得講聽密法教義,更不能隨便亂修。關于作凈、設壇、儀軌事相【112】,論中均有詳細的規(guī)定。灌頂后受三昧耶戒及別解脫律儀【113】,須嚴謹守護,若不持戒連人天善趣亦不能得,遑云成佛。其次則須精研密教教理,密教的經(jīng)典分續(xù)部,即作、行、瑜伽、無上瑜伽四部。
四部的道次第首先講事部。事部以外部事相為主。如身語之沐浴作凈、設壇設供等外事,而內(nèi)心則兼修瑜伽住三摩地,其灌頂以花、水、冠三灌為主,隨加授記、慶慰、隨許。其授三昧耶戒與行部同。事部中對有無自身明現(xiàn)為天身或自己對面生起天身【114】這方面頗有異義,大師許有自起天身。修十真實【115】作承事,四支念誦靜慮【116】,修六天【117】與及住火、住聲【118】等靜慮或加供養(yǎng)懺悔,修四無量心【119】等。大師指出在修密中無論四種續(xù)部皆要貫徹修真實之義,所謂修真實,即運用緣起性空的觀點來作修習。
行部。外部事相與內(nèi)瑜伽交相為重。行部灌頂于花、水、冠上加入金剛鈴、杵、名等灌頂,隨即作授記等同事部。授三昧戒,其戒即恒念皈依和發(fā)心,斷四黑法,行四白法【120】及菩薩根本戒與支分戒,其它續(xù)部所說之三昧耶戒亦應守護。正行有有相瑜伽和無相瑜伽【121】、承事法、求悉地【122】法等。
瑜伽部。專示內(nèi)修三摩地法。灌頂法于行部灌頂上加金剛阿阇黎灌頂和秘密灌頂,連同隨許、授記等共十一項。授三昧耶戒,當守皈依學,菩薩學,乃至密咒十四根本戒及依根本和解釋經(jīng)所說五部之三昧耶戒等。本尊有五部如來,正修法分有相和無相二種三摩地。有相瑜伽有四座修【123】、無相瑜伽、修佛部【124】等四部為主修法,善承事已修悉地法。此又分為靜慮、念誦、護摩和修悉地法【125】。
無上瑜伽部。專顯內(nèi)瑜伽最勝三摩地之修法,除此更無過者,故名無上。其灌頂法在未灌之前先修曼荼羅,有自起對起之分,乃至七合等【126】修法,修習各種儀軌,然后灌頂。無上部有四大灌頂,即寶瓶、秘密、智慧、句義等灌頂。授三昧耶戒、有十四根本戒【127】、八粗罪【128】、二十五禁行【129】和諸禁等。
正修即修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關于本尊本派有《大威德》、《勝樂》、《密集》和《時輪》等。修生起次第自觀天身,生起佛慢,可以打破耽著,斷生死輪回根本,同時密乘觀修,直觀佛的果德如五現(xiàn)證等,即生成佛之意,圓滿次第又有二規(guī),依父續(xù)修幻身光明,通過金剛誦等三遠離,由最細風心成就幻身,再入光明中清凈,身現(xiàn)自加持之虹身,心成勝義真實,現(xiàn)證雙運之身【130】。依母續(xù)修樂空雙運,成樂空無別,即大樂心與空性身二者體性無別清凈一切塵垢之無二智。此智則為無明永盡,微塵清凈無礙之空色身,亦即相好莊嚴之報身此身與不變妙樂之心結(jié)合成為雙運之佛身。欲證樂空之見,首先應證空性正見,若無空見所攝,絕不能得真正之樂空。
第四、談格魯派的緣起性空見。為什么得空性見則能解脫輪回?因為空的對立面是有,萬法之有是由緣起而有,其法性為空,眾生由于無明執(zhí)有為實有,故成為生死流轉(zhuǎn)之根。所以要通達空性,悟得緣起性空之理,才可斷除人法二執(zhí),不起惑造業(yè)徹斷生死流轉(zhuǎn)。欲斷生死,空性最為緊要,要明性空必先了解緣起而有之理。佛家認為宇宙萬有皆由眾多因緣聚合而有而存在,因緣條件不具備就不能生,不能存在,就非有。緣起有即無自性,即是性空,而否認任何一種存在是永遠有真實性。外道則不講性空,說宇宙萬有是自性有。何為自性有?(1) 承認萬有有自成性,非因緣造作,不須條件聚合,本來即有,或自然而有;(2)不相待性,不相互關待性,不相互依存是孤立存在的實體;(3)不變易性,沒有生、住、異、滅等變化,是永恒不變的。自性有則不承認萬有是緣起而有,也不承認有空性。佛教反對自性論,說這是破壞緣起論,認為世間沒有一個不依條件、不互相關待而永恒存在的獨立實體。
萬法是緣起而有(存在),又是如何緣起而有?緣起之因須具:(1)因緣聚合;(2)依靠條件;(3)假名安立。聚合緣起是小乘有部經(jīng)部和大乘唯識所許,其理最粗;條件緣起為中觀自續(xù)派所許,其理略粗;唯有安立緣起,即名言施設之緣起,其理最細,為中觀應成派之所特許。中觀應成派認為“從色乃至一切種智皆是唯名安立而有”,即一切萬有都是由假名三安立而存在。如何安立而有,則由分別心、于安立名處、安立假名三者緣起聚合而有,三者之中若缺其一,則不符合安名之量,不能成其為有。
一切緣起都是安立緣起,安立緣起應該具備三個條件:
1、 有分別心、有安名處(即支分條件),若無有名字(假名)則此法亦不能成立為有。如造一年,必須車之支分具足,如車之輪、軸等。車支聚合成形,尚不成車,因無假名,還不能夠構(gòu)成車的明確概念,不能引起車想。因只有車形,無有名字,腦中構(gòu)不成概念,難以想象,所謂非名言境、非分別境故【131】。如人乍見一新鮮事物,初尚不知此是何者,必待他人告之,始生認識。有些事物雖尚未安立名言,立即知其為何物者,乃由過去已有名言概念能引起聯(lián)想推測,極串習故,若無車名,雖佛菩薩亦不能說彼為車,佛亦要順世間名言,若無名言則不能成立為“有”(存在)。安立名言是由不加觀察俱生之知而為安立。又名言安立須合三量:(1)&127;世俗傳稱之名言;(2)世俗量不相違害;(3)于空性不相違背,非任何名言皆能安立為有。
2、 有分別心、有假名,無立名處(緣起支分),亦不能成立為“有”。因為是無事作為根據(jù)(事即安名處之支分),亦不起作用,純屬抽象幻想。要磚、瓦、木、石等支分聚合,始立屋名。當然磚瓦等每一支分并非是屋,因在支分下求屋而不可得。支分聚合雖有屋形,亦非有屋,未安名前尚未定知是何物,未形成概念。必須支分聚合因緣具足,成立名處,予以安名,屋乃成立為有。又安立處必須與分別心和假名同時而有, 若安名處不待分別安名而先已有,則成為物,為自相有,屬于應成所破。又安中處必須如量而有,如盤蛇似蛇,細觀其形,毫無蛇之支分(非量),何以又生蛇覺而起恐怖,此全由分別心于非量之安名處而安名所致,若人告以此是繩(正量立名處)非蛇,則其恐怖感覺亦自消失,蛇法則成非“有”(存在)。,安名處僅是構(gòu)成一法之支分,亦非是實有,唯有假名。此支分系由其它緣起因素提供的支分,再窮追下去,支分又是由支分聚合成的,亦唯假名,其一一支分,永遠都無獨立自體,而由其它提供的緣起有,皆無實義可得,中觀應成與自續(xù)的差別就是在安名處上,共同承認一切均是由分別于安名處上立的假名,但自續(xù)則承認安名處有自相,應成則破之,認為皆是性空唯名,名下全無實義可得,然又說安名處之支分,必是實事,與抽象安名者不同,但車之有輪、軸等僅是支分亦是安名而有,于支分下求車不可得,支分非車,聚而成車。雖是有車,僅名有支,唯有假名,亦不可得。有支,即具有支分者,此指的車,只是一個總名而已。
3、 有安名處、有假名,若無分別心,亦不能成立法有。如車有支分,雖成形,但無分別心參與共間,則誰來證明有車,或有屋之存在。車不能自言我是車,屋不能自我是屋,都是通過人們的主觀認識才了解其存在的,“法不自起故”?!坝煞謩e心遂有一切法”,“以分別成立諸法”?!氨朔ㄈ缬校氂斜朔ㄖ謩e,彼法如無,則決無彼法之分別,故法之有無與分別心極為相關”。“一切皆以分別心而有”,“沒有分別心,就沒有一切法”,所有世俗勝義皆是分別心所安假名,佛與眾生皆同為安名,唯眾生以分別心安立,佛以一切種智安立,其安名之理則是相同,可見一切法存在與否都是以“心”為主要條件的。
以上三緣聚合,始能成立法有,這是應成派的看法。依應成派看,除自性有是屬外道,內(nèi)部諸宗皆共同反對自性有,但諸宗對緣起有的有的看法則又有差別。應成派認為他們都是實有論,因為他們承認不依唯分別假名安立而有故。
如小乘教中把萬法歸為人法二法。認為諸法無我,人我是空,法我則不空;認為色心有極微的本元實體不是唯名安立。大乘中的唯識認為三性中之依他上所起能所二取是空,但依他不空,承認有阿賴耶及自證分,不是安名而有,而是有實體;大乘中觀宗之自續(xù)派雖承認色心皆是假名安立,但認外境或安名處為有自相,假名之下而有所得,不是唯名,亦是空不徹底論。依《止觀講義》,說此實有論約分為七種: ①諦實有。小乘認為人我空,法我不空,法有心法和色法,即精神因素和物質(zhì)因素二皆有體,為終極元素,似二元論。 ②實物有。小乘承認極微是有質(zhì)素是緣起的基礎。 ③真正有。小乘承認極微是真實不虛的存在。 此三屬內(nèi)宗小乘的實有論 ④勝義有。有終結(jié)的實在,有真體。 ⑤真性有。有真性。 ⑥自體有。有染凈一切諸法所依托處的本體。 此屬大乘唯識和內(nèi)部各宗派,如寧瑪派、薩迦、噶舉、覺囊等承認有真如,如來藏、阿賴耶等,均為實有論。 ⑦自相有。中觀自續(xù)派承認諸法立名處有自相特征,因此安名處即不須名言安立而有。 以七有論,或說有體,或說有相性,這樣就否定了完全徹底的空性,而是有所得見,故應成派均破之。
應成派承認諸法唯由分別安立,立名之下并無實義可得,若有所得,則是實有論。故于“由分別安立”前加一“唯”字,唯由分別安立,這是徹底的空性論(畢竟空)。
應成派也承認假名安立之法有體、相、用,但均屬假名安立,非有實體。
諸法是分別心安立假名,本非實有;若執(zhí)為實,則為實執(zhí)。實執(zhí)有二,即我執(zhí)和法執(zhí)。我法二執(zhí)由于所執(zhí)對象不同,執(zhí)在我上為我執(zhí),執(zhí)在法上為法執(zhí)。對象雖然有別,而執(zhí)相相同,破此實執(zhí)才能出得輪回。二執(zhí)之中我執(zhí)無明是生死流轉(zhuǎn)的根本。我,梵語為補持迦羅,我執(zhí)即執(zhí)有補持迦羅我,要破我執(zhí)首先要認識此補持迦羅以何事為我。
何事為我,即我的名相所依事【132】(能詮表之我)是什么?除外道執(zhí)離蘊常我外,內(nèi)部各宗亦各有不同。小乘以極微【133】或五蘊為我,大乘唯識以阿賴耶識【134】為我,皆有實體。中觀自續(xù)派以立相續(xù)為我,我有自相。中觀應成派則以依蘊【135】假立之我的唯我,為我相所依事,亦即我之所緣境界。此唯我為名言之我(唯我)屬假有事、假名法,非是實有,不是所破對象,但要認識以何事為我,現(xiàn)在仍以車為喻: 外道執(zhí)離蘊之常我,執(zhí)實物有,如離車之分別有一獨立之物。 小乘內(nèi)部許極微、蘊和合或蘊相續(xù)為我,或我的名相所依,不待假名安立,執(zhí)立名處,實物有,如執(zhí)支分聚合以為車。 大乘唯識許阿賴耶或自證分為我,或我的名相所依,依他起性有實體,實物有,如執(zhí)車之一支分。 中觀自續(xù)派許意識流為我,或我的名相所依,非唯分別而有,而是執(zhí)自相有,亦如執(zhí)車之一支分。 中觀應成派許于立名處蘊上假名為我,或我所相事,說則為全車。此我相所依即為執(zhí)著所依、業(yè)果所依、生死流轉(zhuǎn)之依據(jù)。
從佛教的觀點看來“諸法無我”。“我”本來是沒有的,但眾生有此實執(zhí),因此追查此執(zhí)因何事而起?按應成派的看法,我既非有,故執(zhí)著所依亦非實事,只是假名安立之我,屬名言境,是業(yè)果所依,是生死流轉(zhuǎn)的根據(jù)。但其他宗的看法,我執(zhí)所依皆為實事,應成派看若破此唯我(名言境之我)則破壞業(yè)果成為斷見,是所破太過。破的是依此唯我上生起之自性實我,此則為薩迦耶見【136】,為俱生我執(zhí)【137】亦即我執(zhí)無明,執(zhí)實我實法,屬應破分。我執(zhí)無明所緣之境,執(zhí)我是實法,此境為名言,非有自性,屬虛妄分別,故是應破。所以首先要認識所破。現(xiàn)舉一例,如通常眼見一瓶,同時即覺瓶是有,此有尚屬世俗有,即名言有,尚非執(zhí)實有之情。如此瓶遺失,遍求不得,情急曰:“我瓶何在?”或告之曰:“瓶已破”,彼時由痛惜心情所執(zhí)之瓶,不待名言安立過去,而覺本來即有。如此之有,則為自性之有,亦即實執(zhí)之有。此有即是應破(實執(zhí))??傊壠鹚F(xiàn)不可遮破,也不能遮,這是業(yè)緣因果。
在所破上應認識何為所破、何非所破。依應成見依蘊為立名處安立為我,此“唯我”的分別心是有,不是應破;凡不依分別安名之我,皆為非有,屬實執(zhí),為應破,故破我執(zhí)只是在唯我上所生之執(zhí)著,此執(zhí)即是生死流轉(zhuǎn)的根本,屬應破。若破業(yè)果所依之“唯我”則破業(yè)果,成為斷見。緣起所業(yè)緣因果只有隨著無我空慧的增長,自然逐漸消除,緣起規(guī)律不能破壞,破法執(zhí)也是這樣,就不多談了。
另外在破無我方面,還有粗細無我【138】之分。應成派、唯識派和小乘所安粗細無我之理均大體相同,只是對執(zhí)的所緣和所證悟的空性略有大小之分。唯中觀自續(xù)所許略有差異。自續(xù)承認法若有者即通是法我,不承認有粗細之分。不依于蘊和合之體空者為粗分無我(補特迦羅),補特迦羅(我)之獨立實有空者,為細分無我。應成派說補特迦羅(我)由獨立實體空為粗分無我,補特迦羅假名安立由自性有空,則為細分補特迦羅無我,無分極微由異體空則為粗分法無我,假名所依蘊由諦實空則為細分法無我,不論大小三乘都是認為通達二種無我則為通空性,斷生死根本,而獲解脫。
上面已說緣起性空之理,現(xiàn)將略說二諦。二諦即真諦與俗諦:俗諦即世俗諦,世俗義為虛妄,由于執(zhí)實,便成世俗諦。應成派許因緣生法非自性實有,為唯名言有為世俗諦;圣者等持智中所行境界,或以無分別智所行境界,真實不變,名為真諦。應成派許一切法自性皆空,二諦為一體性,本自雙融,如就俗諦見緣起有;就真諦則自性空,緣起有與自性空,空有二者本是統(tǒng)一的,本屬名言識之所安立,皆非實有。同時二諦也是對機立說,屬于言教【139】方面的事,是因緣相待而有分別,故只有假名,并無實體。二諦各別是眾生事,二諦圓融是一切種智。凡夫見緣起不見性空,小乘人見性空不見緣起,緣起性空能同時雙見者唯佛之智境。二諦如何雙融?世俗諦為名言增上之所安而有,勝義諦內(nèi)心顯現(xiàn)如幻而空,現(xiàn)空二合則為二諦雙融,這一點各派的看法頗為一致。
應成派許空性亦唯有假名安立,但若無空性名,則不能了解空性義,更無法從之求證。要而言之,一切諸法皆由分別心所安。勝義、世俗皆屬名言安立而有,若就勝義則為空性,勝義、世俗皆安立有,自性本空,即佛之功德境界雖非凡夫名言可以安立。然與分別安立之理無違,以其為佛一切種智所安立故,圣凡之境雖有不同,而分別安立之理則無有異,世俗如何安立,一切種智亦如是安立。這就是格魯派中觀應成派的空性之見,也是格魯派的中心教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