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況空前的夜場拍賣
2006年,保利拍賣公司為中國當代藝術首次開設了夜場,夜場拍賣始于起源于英國,盛行于歐美,是對藝術領域中最稀缺、最珍貴的藝術大師代表作的社會再分配。拍品主要是已故大師的作品和已有歷史定論的作品。許多世界著名的油畫,如梵高的《向日葵》、畢加索的《拿煙斗的男孩》都是在國外夜場拍賣拍出的。
蔣偉:加了三四次凳子人都坐不下,非常熱鬧,有點像集市的感覺,但卻是體現(xiàn)了中國藝術市場受大家關注的一種程度,當然成交額我記得也是創(chuàng)了一個紀錄。
這次夜場拍賣,僅僅60多件拍品就拍出了2.4億的天價。其實,只要是和當代藝術相關的拍買,都會異常爆滿,親歷過現(xiàn)場的人回憶說一場拍賣有時會從早晨持續(xù)到晚上,盛況空前。
趙力:比如說150號作品是誰誰的作品的時候,可能拍賣師還沒有報出底價,就看到底下人一片牌子,舉牌的人很多。然后在高價位的那些作品本身價格就很貴,比如上千萬的價格,還有一片牌子在舉著。當然還有更特殊的情況,比如說有的競拍者,牌子從來沒放下來過,我非要買到這個東西。
蘇富比顧問:我相信成熟的買家不會做這樣的舉動,因為他們舉牌子越成熟舉得越慢,所以我覺得在外國的拍賣現(xiàn)場,還是比較冷靜的。
在國外成熟的藝術品市場鏈條中,拍賣行作為二級市場,而畫廊才是一級市場。兩者的界定是非常清晰和明確的。收藏家一般會去畫廊買畫,作品在經(jīng)過一定時間的評價和學術認可后,才會送至拍賣公司進行市場上的一個再次確認。但是在國內(nèi)藝術市場中,拍賣行始終是強勢的,大家都在拍賣行買東西,甚至藝術家也會把作品直接送至拍賣行。
蔣偉:因為現(xiàn)在拍賣行在很大程度上有點像廣告公司,因為你放在畫廊里,第一我們中國畫廊實力也比較弱,再加上畫廊推廣人的能力還沒有達到很成熟,資金力量也不夠,所以他的推廣能力是有限的,但是我們一個作品進到拍賣行里,通過自己的運作,可能讓它達到非常高的價格,可以輕易地上到媒體,作為宣傳,
費大為:因為中國從2000年以后,媒體不停地在塑造中國這個經(jīng)濟神話,所以媒體的曝光量很大,本身是在給中國當代藝術做宣傳,
費大為:比較遺憾的是在這種瘋狂價格飆升的當中,有很多也是一些好的作品,這些好的作品被一些私人在倒賣,倒賣到了那些國家的美術館沒有辦法去買,像我們的中國美術館,它根本就沒有這個能力去買這些我們中國當代藝術的作品,比如說十年以前他可能還可以買,但是十年以前他還沒有覺悟到這一點,現(xiàn)在覺悟到了,晚了,就買不到了。
全球100位價格最高藝術家,中國藝術家占35位
在中國油畫家作品總成交額排行中,曾梵志位列第七位,總成交金額為292,524,476,僅此于徐悲鴻。曾今年44歲,即使每年他只有一副重要作品在市場上拍出驚人的價格,那么十年后,他的身價可想而知。國外的最新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去年全球價格最高的100位在世藝術家中,中國藝術家占35位。
798 ,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曾是北京華北無線電聯(lián)合廠,到2000年時產(chǎn)業(yè)重組合并,閑置的廠房吸引了眾多藝術機構和藝術家前來租賃。 從原先的20幾個工作室,發(fā)展到現(xiàn)在集畫廊,文化公司,時尚店鋪于一體的文化空間,而且還不斷有人前來想在此從事文化產(chǎn)業(yè),從側面也可以看出中國當代藝術這幾年發(fā)展的速度。
現(xiàn)在798已經(jīng)成為了外國人繼故宮,長城后到北京最想去的地方,眾多對當代藝術感興趣,想一探究竟的人們涌向這里。面對當代藝術的高價,他們也都表示了不同的看法。
觀眾:很清楚,七千萬在中國是什么概念,遙遙無期,收藏到什么時候真正體現(xiàn)它的價值,很難有把握。
觀眾:其實藝術就是看人家自己喜不喜歡,如果很喜歡,有這個錢就愿意花。最近在紐約也是好幾百萬美金一個普通的畫,給普通人覺得怎么花那么多錢在那么普通的東西上面,但如果懂得喜歡的他們就愿意,所以看個人興趣。
記者:作為咱們也不了解,外行人,覺得這個畫會值那么多嗎?有這種感覺嗎?
觀眾:當然。
觀眾:我覺得可能是一個投資的方法,因為他們現(xiàn)在有一個游戲規(guī)則,有畫廊,有拍賣場,所以他們就有一個有錢人的藝術規(guī)則,大家可以一直競標,但是也許藝術不是打動人的心,如果可以打動一個人的心再貴都值得,但是打動不了我們就沒有用。
對于這樣的事實,行內(nèi)人又是如何看的呢?不久前,藝評人朱其在博客《當代藝術拍賣的“天價做局”,以及暴利游戲》寫道:藝術品的天價源于炒作集團在拍賣會上“天價做局”,大部分天價作品實際上是虛假交易。
朱其:我覺得最近10年的中國當代藝術作品,價格在800萬元比較合適,超過1000萬元就有些離譜。因為從一個國家藝術市場正常的成長規(guī)律來說,至少要等民國初期的作品上升到一定價位以后,后面的才可以依次跟進。最近10年的作品,已經(jīng)是民國初期一些大師作品的10倍,這明顯違背市場規(guī)律?!?/p>
朱其的這一說法,立刻引起了很多人的質疑。有人認為這樣的說法太過偏激,藝術品本身是無法用價格來衡量的,也有人認為,價格是市場造成的,而市場是沒有對錯的。那么在看上去空前繁榮的藝術品市場中到底有沒有泡沫呢?
趙力:這個行情有沒有泡沫,也有泡沫,泡沫在哪里?是因為名家作品從創(chuàng)作上來講,不是十個手指一般齊的,因為有的作品是代表性的精品作品,藝術品市場只有稀缺性的代表性的東西,才是最根本的。其他的作品,比如一般性作品,怎么能跟這些作品一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