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將里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
麻將牌是千百年來由多種棋牌活動融合、演變而成的,然后,在清代道光至清末時期,形成了一套144張牌和每把13張的定型打法。從麻將牌的組合設(shè)計來分析,一副麻將牌中的任何一張牌都有著特殊的意義和作用,具有鮮明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特點和意境。
108張主牌
反映了古人樸素的宇宙觀
最初麻將牌的圖案選取的是《水滸傳》中的108個好漢。這與一個名叫萬秉迢的人相關(guān),相傳,他非常推崇施耐庵筆下的梁山好漢,就以108這個數(shù)字作為麻將牌的基數(shù),并隱喻108條好漢。
比如,牌中九條喻為“九條龍”史進,二條喻為“雙鞭”呼延灼。而麻將之所以分為萬、餅、條3類,是取其本人姓名“萬秉迢”的諧音。每類從一到九各有4張牌,剛好108張。至于后來增加的風牌(東、南、西、北)和箭牌(中、發(fā)、白),則是緣于這樣一個說法——108條好漢是從四面八方匯聚到梁山的,所以加上東、西、南、北、中五方,并各添4張牌計20張。這些好漢有富貴貧窮各階層,所以再加上“發(fā)”、“白”隱喻富有和貧窮,加上8張牌,整副牌共136張。隨后,又加上各種花牌,整副牌就達到了144張。
事實上,一副正宗的麻將牌是由六類42種圖案組成的,其中有序數(shù)牌(含萬子牌、餅子牌和條子牌)108張、風牌(即東、南、西、北)16張,箭牌(中、發(fā)、白)12張,花牌(春、夏、秋、冬、梅、蘭、竹、菊)8張。這種組合設(shè)計不是隨意捏造的,而是來源于中國古代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的思想,反映了中國古人樸素的宇宙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