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格之高下 亦如人品
紀清遠說:“我從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父親要求我們要認真讀書、正經(jīng)做人,另外不許我們直呼老祖宗紀曉嵐的名字,要稱文達公。”今天紀曉嵐后人的這個身份,倒常常讓紀清遠陷入矛盾之中:“有時想想,有這樣一個家庭背景,也挺有意思,挺自豪的。但有時也不愿提這事,如果自己沒本事,祖宗招牌也救不了你,關(guān)鍵還得自己努力。從小到現(xiàn)在,雖然身上流著紀氏家族的血脈,但實際上并沒有沾上文達公的光?!?/p>
當有人提議:節(jié)假日游客絡(luò)繹不絕,你不如草堂即興作畫,當堂出售――紀清遠搖頭;《鐵齒銅牙紀曉嵐》拍續(xù)集,劇組請他題寫劇名:“你字寫得好,又是后世子孫”——他婉言謝絕了。
……
“名人之后,更要自尊、自愛,有些事能做,有些事不能做。以上這兩件事,做了,對我個人來講確實有好處,不僅獲利又提高了知名度。我不想?yún)⑴c。但是我仍然夸演員們生動精采的表演。今天人們僅憑電視劇不可能全面了解紀曉嵐和他對中國文化的貢獻,對他好像有些誤解,因為從本質(zhì)上講,他是一位學者?!奔o清遠平靜地向記者說道。
紀清遠作品:《蘭亭雅集》被人民大會堂收藏,懸掛在大會堂中南廳
紀清遠又向記者介紹道:“紀文達公一生致力于古藉文獻的考證研究,作為一個文化人,流傳下來的遺物,不過是些文人所特有的文房四寶,主要是硯。此外還有些尺牘、墨跡,包括《文心雕龍》的眉批、奏折、碑記及墓志銘、行文等,這些流傳至今的遺物連同他的所有詩文、著作,都是紀曉嵐研究工作的最直觀的寶貴史料,同時又是一筆豐富的文化遺產(chǎn)。”“浮沉宦海如鷗鳥,生死書叢似蠹蟲?!眲t是對大學士紀曉嵐一生的真實寫照。
1993年,紀清遠以副團長身份赴臺灣參加兩岸書畫交流活動,有件令他觸動的事:當時臺灣的學生居然知道大學士紀曉嵐。而當時在大陸知道紀曉嵐的人卻很少。臺灣一位女大學生看過紀清遠的畫作,發(fā)表感言:“平日不太喜歡中國畫,只參觀西洋畫,但你的國畫不同,有現(xiàn)代感,不老氣?!?/p>
這淡淡的“不老氣”三個字,不僅令他、就連夫人盧平都品咂再三。對于紀清遠的畫,不時有師友、同行稱贊是承續(xù)傳統(tǒng)、師法古人,又能適當吸取西方現(xiàn)代繪畫的某些表現(xiàn)手法,比如環(huán)境色的使用、水粉畫的某些色調(diào)等等。其實只有紀清遠自己清楚,日本畫、水粉畫及至工筆畫,他樣樣嘗試,確想擺脫中國畫畫法上的某些陳陳相因,“變法圖新”。他說:“我嘗試來嘗試去,最后又回到水墨寫意畫上,覺得最適合自己的還是這一徑路脈。但這不是簡單的回歸,是螺旋式的上升。他在繪畫的一程又一程路途上,是怎樣地踽踽行行,尋尋覓覓,彷徨徘徊,他說“我經(jīng)歷過藝術(shù)的苦悶期”。
上世紀80年代初期,西風東漸,青年紀清遠也曾困惑過,我把一些水彩畫、日本畫的技法運用到水墨畫中,雖不免有牽強、生硬的痕跡,但是也有幾張自己感覺滿意的作品。”
中國畫講究氣韻生動,先賢謝赫首先總結(jié)出“六法”,氣韻生動位居首要,但何為氣韻?何為意境?這些看似既虛且懸的概念,每每如攔路虎,橫亙在青年畫家面前。今天紀清遠回過頭來審視,自己能界破這一層虛空,能駕虛馭實,能在畫面上令虛實相生,全賴多讀書、多體味、重修養(yǎng)的福祉。
前人有訓:“不讀書雖埋頭作畫,磨穿鐵硯,斷難得其仿佛”、“學畫者先貴立品”、“心畫形而人之邪正分焉”、“筆格之高下,亦如人品”……紀清遠就是這樣一個人,畫如其人,“清如碧水,潔如霜露;輕賤世俗,獨立高步?!彼娜似泛托摒B(yǎng),常常自然流露于筆端。
紀清遠認為,最終決定藝術(shù)作品質(zhì)量的,是藝術(shù)家的認識能力,功夫在畫外也在畫內(nèi),畫內(nèi)解決的是技巧,畫外培養(yǎng)人的襟懷、氣度、境界、情趣。修養(yǎng)與技巧是一個整體,不能脫節(jié)。
社會轉(zhuǎn)軌時期,浮躁是社會性問題,但是真正的藝術(shù)家一定要有沉靜之氣。紀清遠對此說:“你人浮躁,筆墨也會浮躁,作品會出賣你?!?/p>
紀清遠說他在創(chuàng)作獲獎作品《唐人詩意》之前,曾大量、反復(fù)閱讀唐詩,尋找創(chuàng)作感覺。輿論普遍認為他的作品有書卷氣,除出身書香門第的因素外,“其學深矣,其養(yǎng)邃矣”是根本要素。
紀清遠先生正值年富力強,藝術(shù)有根基,事業(yè)有基礎(chǔ),此外,身為紀曉嵐六世孫,他還有著獨特的創(chuàng)作資源——《閱微草堂筆記》及其主人的身世、故事,開掘這口深井,是可以有所作為的。
說來奇怪,紀清遠說他多年前就喜歡紫藤,“那時我還沒有到過閱微草堂”。紀清遠說最喜歡紫藤盤龍虬枝,紫云垂地的那種意境,顏色雅致很入畫。于是《棋樂》時紫藤落花如雨;《紫蔭茶藝圖》下琴聲鳧鳧……他自己也說不清,這是否與祖上有一脈相承、心心相印之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