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中央提倡干部年輕化、知識化的背景下,很多地方在選拔干部時,已明確把博士學歷作為一個優(yōu)勢條件。然而,這一原本體現(xiàn)國家對知識和人才尊重的良好舉措,卻在一些地方和部門走了形、變了味,“博士大躍進”浮躁之風愈演愈烈。
更有甚者,在這場由官員和高校擔任主角的“二人轉”中,官員以權力謀學位,教授以學歷謀資源,“博士帽”變成了權力腐敗和學術腐敗同流合污的籌碼。一些缺乏獨立精神的高校將學位化為獻媚的禮物,得到了項目、經費和資源,成為“博士帽”批發(fā)商;不少官員也憑借職權,將“博士頂戴”輕松加身,以圖在今后的提拔升遷中,讓“博士帽”兌換來更高級別的“烏紗帽”。
提拔升遷是官員攻博原始沖動
今年6月,原中國證監(jiān)會副主席、西南財經大學博士王益據(jù)傳被“雙規(guī)”。全國政協(xié)委員、復旦大學教授葛劍雄撰文《請查一下王益的博士學歷來歷》,在社會上引起廣泛共鳴。
葛劍雄對王益的博士學歷提出了一系列質疑:本科和碩士都是歷史學專業(yè)的王益,如何能在繁忙的工作中,用約兩年時間完成經濟學博士課程,寫成博士論文,發(fā)表若干篇學術論文,并通過答辯?從理論上講,要修完一門課程就得定期到學校聽講并參加考試,王益任職單位在北京,西南財經大學在成都,學校不可能派人到北京為王益單獨上課或單獨命題考試,王益上課和考試是如何完成的?正常情況下,全日制博士生需要3年多時間才能拿到學位,在職博士生往往需要更長的時間,王益為何能比正常學制的學生還要早畢業(yè)?如果王益真的按規(guī)定上課,參加論文撰寫和答辯的各個程序,就必須每周往返于北京和成都之間,旅費是自己出還是花了納稅人的錢?
中國首批博士誕生于1983年5月,此后25年間,在校博士生數(shù)量和博士學位授予量迅速增長。根據(jù)教育部統(tǒng)計公報,1998年,我國在校博士生45246人,到了2004年,猛增至16.56萬人,個別年份新招博士生超過5萬人。來自國務院學位辦的最新統(tǒng)計顯示,2007年我國的博士授予數(shù)量超過美國,攀升至世界第一。
在這場“博士大躍進”中,官員攻博又是一種怎樣的發(fā)展態(tài)勢?據(jù)半月談記者多方調查,一些國家部委領跑了“官員博士化”進程,有的部委博士比例已占到了總人數(shù)的一半左右。在經濟發(fā)達地區(qū)和高校集中的省份,省部級、司局級、縣處級官員攻讀博士幾乎成為潮流。
行政機關真的需要這么多博士嗎?有關專家認為,政府的職能是公共管理,除了個別專業(yè)性崗位外,大部分行政崗位本科學歷足以勝任。既如此,眾多官員為何對博士文憑情有獨鐘?
據(jù)記者調查,官員攻博主要有四種心態(tài)。一是在實際工作中確實感到還有知識欠缺,希望通過攻博開闊視野,提高對專業(yè)領域的研究水平。二是塑造個人形象,把高學歷當作光鮮外衣包裝自己。三是把攻博作為擴大社交范圍,結識更多專家、官員和企業(yè)家的機會。四是想用博士學位把自己“武裝”成擁有高學歷的知識型干部,以此獲得提拔晉升的優(yōu)勢條件。
葛劍雄認為,官員在職攻讀博士學位,不是不需要,但絕大多數(shù)官員所追求的,與其說是某一方面的專業(yè)能力,還不如說是博士學位的象征意義。是否擁有博士學位往往成為提升的先決條件和關鍵因素,直接導致一些官員對博士學位趨之若鶩。
權力侵蝕學歷換來“博士頂戴”
官員攻博,最大難題就是學習時間無法保證。許多官員所在單位與攻博學校并不在一個城市,有的甚至相隔千里。按照我國行政機關每周5天工作制,對于只有周末才有時間聽課的官員而言,很難在兩天之內往返千里去聆聽導師的教誨。就算每周末都能保證聽課時間,攻博官員的學習時間也只占全日制博士的1/3。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官員博士生往往比全日制博士生畢業(yè)得還要快。
葛劍雄感嘆:作為負有指導博士生之責的教師,我深知,要獲得博士學位,即使原來有良好的基礎,也并非易事。就我見聞所及,那些在高官位置上獲得的博士學位,很少不含水分,甚至少不了權力或者金錢的介入。
全國政協(xié)委員、清華大學教授蔡繼明曾經上交了一份“要遏制黨政干部的文憑腐敗”的提案。蔡繼明認為:許多在校生10年寒窗才能拿到博士學位,但是一些黨政干部憑借手中的權力,課也不上,稀里糊涂就混到了文憑,這很不公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