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藝術】
天津有馳名中外的四大民間藝術。
1、“泥人張”彩塑,以其逼真夸張的造型,簡潔鮮明的色彩,富于裝飾趣味的藝術特色而聞名海內外;
2、以套版印刷,人工彩繪為特色的“楊柳青年畫”,在中國版畫史上與南方著名的蘇州桃花塢年畫并稱“南桃北柳”,深受國際友人青睞;
3、1914年獲巴拿馬國際博覽會金獎的“魏記風箏”,以其古樸優(yōu)美的造型贏得國內外人士的贊譽;
4、以“刻磚劉”為代表的建筑裝飾磚雕,風格古樸,手法細膩,是中國獨一無二的民間建筑工藝。
天津是葫蘆制作之鄉(xiāng),無論是范制葫蘆、烙畫葫蘆還是彩繪雕刻葫蘆,天津民間藝人的作品在全國都是一流的,特別是范制葫蘆從清朝流行至今,在國際上首屈一指。此外,做工纖細色彩鮮艷的天津剪紙,工藝考究負有盛名的天津燈籠,在國內外享有聲譽的天津絨絹花,以及1903年就在美國圣路易斯萬國博覽會上榮獲金獎的天津地毯等,都是近現(xiàn)代天津民間藝術的代表。
【民間風俗】
歲時、節(jié)日民俗是一種內容寬泛、涵蓋面較廣的社會文化現(xiàn)象。天津地方,特別是城市區(qū)域流行的歲時節(jié)日,絕大多數是屬于漢族近兩千年間不斷豐富而在各地普遍傳承的全國性節(jié)日,由于城市經濟活動不受農時直接制約,人們對于歲時的注意已大為淡化。天津地區(qū)流行的歲時節(jié)俗及人們活動方式大致如下:
春節(jié)
農歷新年。舊時天津習俗臘八節(jié)后便開始辦年貨。年貨以香燭、紙錁、神馬、神前供品、節(jié)日食品為主。二十五日以后,家家貼春聯(lián),戶戶掛吊錢兒、準備年飯年菜。除夕和元旦是春節(jié)活動的高潮,津俗有守歲、辭歲、祭祖先、吃團圓飯等活動。晚間燃放鞭炮通宵不絕。在豐盛的節(jié)日食品中一定要蒸粘糕,取其一年更比一年高之意。
破五
正月初五。傍晚家家剁餡包餃子,意為剁小人,捏小人嘴,以驅邪穢。
元宵節(jié)
正月十五,亦稱“燈節(jié)”。以前一天所蒸“刺猬老鼠”供于神像前,及窗臺、門墩上,上午頭向外,下午轉向里,以求馱寶還家。晚飯間以湯元供神佛祖先,并合家食湯元。各大商號張燈結彩,燃放煙火,游人如云。40年代后此俗大減,近年又有于此日做“燈會”者。
二月二
此日謂為“龍?zhí)ь^”。均食烙餅、煎燜子、炒雞蛋、炒綠豆菜(又稱“龍須菜”)。婦女忌做針線,恐傷龍目。
清明節(jié)
津俗為清明前后各十天祭掃祖墓,供香燭祭品于墳前,焚紙箔后,取土培墳叫“添墳”。今仍為民間祭祖節(jié)日。
端午節(jié)
五月初五,又稱“五月節(jié)”。住家自初一日插蒲艾于兩旁,懸符箓于門楣。兒童穿黃色“五毒衣”、“五毒鞋”,衣襟綴“老虎褡拉”。20年代前有涂雄黃于小兒頭、胸、耳及臀部者,以祛瘟避邪。應節(jié)食品為江米小棗粽子。
中秋節(jié)
八月十五,又稱“八月節(jié)”。以月餅、鮮果供神佛。晚間于庭院設幾案,供月亮馬子,月餅、瓜果等,由主婦焚香跪拜?!皥A月”只限婦女,有“男不圓月,女不祭灶”之諺。應節(jié)食品為月餅,親友互贈。
十月初一
津俗以蠟花紙裁剪糊制衣服,與紙箔一同于家門外焚化,俗稱為已故親人“送寒衣”,至今仍有此俗。
臘八節(jié)
十二月初八。以各種米豆、小料煮粥,稱“臘八粥”,供佛并食用。有的于此日用醋泡大蒜,稱“臘八醋”,春節(jié)時食用,今仍有此俗。
臘月二十三
以糖瓜、粘糕、草料和清水供灶神,晚間由家長祭拜。之后,神馬與紙錁一同焚化,謂灶神上天,除夕換新神馬供奉之,謂灶君回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