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盧遮那大師
毗盧遮那,意為“遍照護”、“大光明”。系吐蕃時期尼木地方甲巴果家族后裔,故號為巴果。吐蕃王赤松德贊最初命受戒出家的“預試七人”之一,約八世紀人。為早期密經翻譯家。
桑耶寺建成以后,赤松德贊繼續(xù)派人到印度去迎請佛教名僧,同時也派出一批人到印度去留學。從印度請來的僧人中有大乘佛教的無垢友、法稱,克什米爾的阿那陀等。派到印度留學的第一批人中有遍照護。印度人稱他為毗盧遮那若希達,被認為是一個聰明敏慧并且具有語言天才,對佛教有虔誠信仰的人。毗盧遮那的尊號即由此得來。毗盧遮那到印度后,看到當時大乘佛教密宗尚盛,而顯宗日益衰落了,于是他拜了一些密宗名僧為師,學到了印度佛教密宗中的“金剛乘”等許多教法,密宗知識相當淵博。
后來,毗盧遮那大師被流放到康區(qū)阿壩一帶時,開始當地嘉絨王和苯教勢力同樣對他進行過精神和肉體上的各種折磨和摧殘。曾將他投入裝滿青蛙的地牢里,企圖以傳說青蛙聚會能放出一種毒素將人毒死的方法治他,但他安然無恙,又放進許多虱蚤和蚊蟲去咬他。但由于他修法已深,洞中仍念經不止,說教不息,所以用什么辦法也奈何不了他。他過人的膽識毅力和對佛的虔誠之心終于感化了嘉絨王,放他出牢,并積極支援他在阿壩一帶建寺收徒,譯經傳法。當地的佛教即從此時由他傳播開來。他的學識和功績,在阿壩藏區(qū)至今傳頌。民間傳說他是“點燃東方(指康區(qū))佛教明燈的圣人”。
毗盧遮那大師在阿壩住過多年,人們用它的法號命名的地名、寺名、山名不少,如在阿壩地區(qū)的馬爾康卓克基鄉(xiāng)的峰壁峽谷中有一座曲徑通幽、雅致秀麗的山洞,名叫“毗盧雜普”,“毗盧巖洞”。洞內留有他修行時的面壁身影、掌跡,講經說法時留下的腳印及靠頭臥睡的痕跡。洞口建有古亭廟宇樓閣,這就是當年毗盧遮那、住宿過巖洞,至今香火不斷。
據說吐蕃王朝到了賽那勒(赤松德贊之子)即位時,毗盧遮那、無垢友等名僧都還健在,他們翻譯了不少赤松德贊和牟尼贊普時期沒有譯出的佛經,對弘揚佛教貢獻甚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