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姓氏源流編輯本段
戴氏源出有四:
1、出自子姓,為商湯的后裔,以謚好為氏。
據(jù)《元和姓纂》及《古今姓氏書辯證》所載,周初,周公旦在平定“管蔡之亂”后,封商朝末代君主帝紂之庶兄子啟(子姓)于商的舊都(今河南省商丘南),建立宋國。宋國第11位君主(公元前799年-公元前766年),史佚其名,死后被謚為戴公。戴公傳子宋武公司空(公元前765年-公元前748年)其子孫遂以謚號“戴”為氏,是為河南戴氏。
2、出自姬姓,以國為氏。
據(jù)《通志·氏族略》及《左傳》所載,春秋時有戴國,為姬姓諸侯國,在今河南民權縣東,一說在河南蘭考縣。隱公十年(公元前713年)亡于鄭國,一說亡于宋國。其族人遂以國名“戴”為氏。
3、殷氏改戴氏而來。
據(jù)《鼠璞》所載,殷氏有改為戴氏的。武王滅商后,有不少殷遺族以國為氏(因商首都在殷,又叫殷國),稱殷氏,其后就有改姓戴的。這一支戴氏也是出自河南。
4、其他民族改姓而來。
如滿洲達爾充阿氏、戴佳氏,鄂溫克族涂克冬氏改戴氏,另蒙、回、瑤、土家等民族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戴撝。西周初年,周公旦在平定武庚之亂后,封商朝末代君王帝辛(紂)之庶兄微子啟于商的舊都,建立宋國,定都商丘。宋國第十一位君主(公元前七九九-公元前七六六年在位)死后謚號曰戴公,其庶子撝以王父謚號為氏,稱戴撝。后世亦沿用戴氏,并尊戴撝為戴氏得姓始祖。
二、遷徙分布編輯本段
戴氏人口的播遷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先秦至南北朝、隋唐五代和宋元明清時期。
1.先秦至南北朝時期
先秦時期,戴氏人口主要是在其發(fā)祥地即今天的豫東一帶生息繁衍。春秋時代的宋國大夫戴惡即為一時名流。
到西漢時,梁國(治今河南商丘南)有戴德、戴圣叔侄,同為禮學大家。西漢時戴氏還有二支徙居豫南:一支遷往汝南的慎陽(治今河南正陽縣北江口集),一支遷往汝南的平輿(今河南省平輿縣北)。如:西漢平帝時任侍御史、時稱“關東大豪”的戴遵(字子高),為汝南慎陽人?!逗鬂h書·逸民傳》中說他家資巨富,樂善好施,行俠仗義,家中所養(yǎng)的食客經(jīng)常有三四百人之多,當時的人稱他為“關東大豪戴子高”。其子戴良以至孝、高才、尚氣節(jié)而名聞于世。由此可見,戴遵這一支定居慎陽已不止一代,而且在當?shù)貙儆诩掖?、業(yè)大、勢力大的名門望族。西漢末東漢初以解經(jīng)聞名京師、官任侍中的戴憑,為平輿人。這就證明,至遲在西漢后期,戴憑這一支已經(jīng)遷到平輿。
戴氏在向豫南遷徙的同時,也向今江蘇、山東、河北等地遷徙,如西漢時官至九卿的戴崇,為沛(今江蘇沛縣)人,曾向張禹學習《周易》;東漢時官至禮泉太守、“世稱儒宗,知名東夏”的戴宏及西華令戴封,均為濟北郡剛縣(今山東寧陽縣東北)人。
三國至南北朝時期,戴氏又有徙居于今安徽、湖北的。如東漢末年,曹操的謀士戴乾為丹陽(治今安徽當涂縣東北小丹陽鎮(zhèn))人。在魏晉時,戴氏在譙國(今安徽亳州一帶)、廣陵(治今江蘇揚州)、清灑(治今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qū)東)三地成為望族,形成三處繁衍中心。所以,戴氏以譙國、廣陵、清河為堂號。
戴氏向江南地區(qū)遷徙,最晚在西漢時期已經(jīng)開始。如:西漢時有越(今浙江?。┤舜骱停粬|漢時官至光祿主事的戴就,為會稽郡上虞縣(治今浙江上虞縣百官鎮(zhèn))人。大約在東漢末年,廣陵戴氏有一支遷徙到江南。《晉書》記載:戴烈為三國時東吳的左將軍,其子戴昌為東吳太尉、晉會稽太守、武陵太守,戴昌的兒子戴淵,是瑯琊王司馬睿(即后來的晉元帝)的心腹大將,并隨司馬睿南下建康(今江蘇南京市)。因為西晉后期,中原地區(qū)戰(zhàn)火連綿,八王之亂前后延續(xù)了16年之久,再加上北方少數(shù)民族紛紛南下,黃河中下游一帶動蕩不安,大量的人口被迫南遷,流向相對比較安定的江南地區(qū),其中有許多人都是舉家或舉族南遷,戴氏也在此時跟隨眾人來到江南。
2.隋唐時期
此期戴氏人口進入福建,并流向臺灣以外的全國各地。據(jù)《漳州府志》記載:唐初,中原戴氏的一支遷居福建。唐高宗總章二年(669年),光州固始縣(今屬河南)人陳政、陳元光父子奉命率領將官123名、府兵3600名入閩,去平定泉州、潮州之間的“蠻獠”嘯亂。這些將士中有很大一部分人都是中原人。據(jù)《臺灣省通志·人民志·氏族篇》統(tǒng)計,唐初隨陳政、陳元光父子入閩的共有45姓,其中就有戴氏。當時,隨陳氏父子入閩的戴氏將佐主要有陳元光的女婿戴君胄以及戴仁等人,他們都是光州固始人,在開辟漳州之后,便在福建落籍定居。研究姓氏的學者普遍認為,戴君胄父子自河南固始隨陳政、陳元光父子入閩,是戴氏人入閩之始。
此外,唐代戴休顏為夏州(治今陜西靖邊縣東北白城子)人,戴簡為長沙(今屬湖南)人,戴護為婺源(今屬江西)人?!对托兆搿匪械拇魇暇劬狱c有:濟北(今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qū)西南)、譙國(今安徽亳州)、吳興長城(今浙江長興)、魏郡斥丘(今河北成安)、河東桑泉(今山西臨晉)。當時戴氏人口分布范圍之廣由此可見一斑。
3.宋元明清時期
此期戴氏人口從江浙、福建等地遷至臺灣及海外各國。
從宋代開始,戴氏人大量由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等地南遷到福建、廣東、臺灣等地,有一部分人還進一步飄洋過海移居海外。
據(jù)廣東蕉嶺縣《戴氏族譜譙國堂世系源流》記載,蕉嶺縣戴氏一世祖為戴玉麟,原居福建漳浦縣,于元代徙居鎮(zhèn)平(今蕉嶺)招福鄉(xiāng)黃泥崛,子孫蕃盛,傳至12世(約當清代),有仁忠、仁恭兄弟一同遷往臺灣屏東,13世、14世又有數(shù)十人遷往臺灣,后裔分布于臺灣的高雄、美濃、內(nèi)埔、桃園、新竹、苗栗等地。清代還有福建戴氏陸續(xù)不斷遷往臺灣。雍正年間,福建戴氏遷居臺灣省苗栗縣大甲鎮(zhèn)孟春里開基,這是大陸戴氏大規(guī)模入臺之始。此后,乾隆九年(1744年),又有福建戴氏入墾苗栗鎮(zhèn);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有泉州人戴南仁到今新竹新富里開墾。
如今,戴氏在臺灣居第52位,較為集中的地區(qū)有新竹、嘉義和臺南,在臺北和南投的戴氏人口也不少。
清朝時,有不少戴氏人移居海外,如今在英國、阿根廷、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等許多國家都有戴氏人定居。
三、歷史名人編輯本段
戴嵩:唐朝畫家,擅畫田家、山原之景,寫山澤水牛尤為著名,與韓畫馬齊名,世稱“韓馬戴?!?。
戴震:安徽省休寧人,思想家,學者。他博聞強記,對天文、數(shù)學、歷史、地理都有研究。他精通古音,立韻類正轉(zhuǎn)旁轉(zhuǎn)之例,創(chuàng)古音九類二十五部之說及陰、陽、入對轉(zhuǎn)的理論,對經(jīng)學、語言學有重大貢獻,為一代考據(jù)大師。后人編有《戴氏遺書》。
戴進:著名畫家,錢塘(今杭州)人,善畫山水,境界深遠妙處,多出己意。兼工人物、佛像,運筆頓挫有力,設色純熟有神采,人推明代院體中第一手,有“浙派”之稱。
戴逵:東晉學者、畫家、雕塑家,譙郡铚縣(今安徽省宿縣)人。他反對佛教的因果報應說,著有《釋疑論》。他曾為會稽山靈寶寺作木雕無量佛及脅侍菩薩,又為瓦棺寺塑《五世佛》,和顧愷之的壁畫《維摩詰像》、獅子國(斯里蘭卡)送來的玉佛,在當時并稱“三絕”。所畫人物、山水也別具一格。
戴德、戴圣:戴德系戴公(子撝)的二十二世孫。戴圣是戴德之弟戴仁之子,戴德、戴圣二人為西漢時梁(今河南省商丘)人,家族顯赫。戴德、戴圣是今文禮學的“大戴學”和“小戴學”的開創(chuàng)者。由于二人在禮學上的重大貢獻,也被后人尊稱為儒宗。戴德、戴圣同學《禮》于后蒼,選集古代各種有關禮儀的論述,分別編成《大戴禮記》和《小戴禮記》,金壇、句容戴氏為戴圣之后。戴德,字延君,曾任信都王(劉囂)太傅,宣帝時,立為博士,稱“大戴”,也叫“太傅《禮》”。戴圣{次君}曾任九江太守,宣帝時,立為博士,參加石渠閣議,世稱“小戴”。
戴笠:浙江省江山人,黃埔軍校肄業(yè),軍統(tǒng)特務頭子,1946年3月因飛機失事而亡,時人有“雨農(nóng)(戴笠字)亡在雨中,戴笠死在戴山”之說。
戴復古:南宋詩人,字式之,號石屏,臺州黃巖(今屬浙江?。┤恕KL期浪游江湖,曾向陸游學詩,也受晚唐詩的影響,語言自然,是“江湖派”中較有成就的作家。部分作品指責當時統(tǒng)治者茍且偷安,表達了收復中原的愿望。也能詞,風格雄放。有《石屏詩集》、《石屏詞》。
戴第元:大庾(今江西省大余)人,乾隆進士,與弟均元、長子心亨、次子衢亨相繼入翰林,時稱“西江四戴”。
戴望舒:浙江杭縣人,現(xiàn)代詩人,“現(xiàn)代派”詩歌的重要代表人物,詩集有《望舒草》、《望舒詩稿》、《災難的歲月》等。
戴季陶:浙江省吳興人,出生于四川廣漢,曾任國民黨宣傳部長,反對孫中山的三大政策。
戴安瀾:號海鷗,安徽省人,抗日名將,曾任國民黨旅長、師長。先后參加過臺兒莊、武漢、昆侖關等戰(zhàn)役。1942年隨中國遠征軍入緬對日作戰(zhàn),同固一役,戴師抗擊五倍于己之敵,以傷亡八百勇士的代價,殲敵五千有余,書寫了抗戰(zhàn)史上光輝的一頁,連日寇也不得不承認,同固之戰(zhàn)是緬戰(zhàn)中“最艱苦的戰(zhàn)斗之一”。受傷殉國,時年38歲。1943年4月1日,在廣西省全州香山寺,隆重舉行國葬儀式,由國府特派代表李濟深主持,國共兩黨領導人紛紛書贈挽詩、挽詞和挽聯(lián)。
戴克敏:湖北省黃安人。紅軍高級將領,黃麻起義和鄂豫皖革命根據(jù)地的創(chuàng)建人和領導人之一,革命烈士。曾任中國工農(nóng)革命軍鄂東軍黨代表、中國工農(nóng)革命軍第七軍黨代表、中國工農(nóng)革命第七軍第11軍31師黨代表、中國工農(nóng)紅軍第25軍75師政治委員等職。
四、郡望堂號編輯本段
1、郡望
譙郡:東漢建安末分沛郡置郡,治所在譙縣(今安徽省亳州),三國時相當今安徽、河南兩省靈璧、蒙城、太和、鹿邑、永城間地。
廣陵郡:西漢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改江都國置廣陵國,治所在廣陵(今揚州)。東漢建武中改為郡。相當今江蘇省、安徽省交界的洪澤湖和六合以東,泗陽、寶應、灌南以南,串場河以西,長江以北地區(qū)。
清河郡:治所在清陽(今清河東南)。元帝以后相當今河北清河及棗強、南宮各一部分,山東省臨清、夏津、武城及高唐、平原各一部分地區(qū)。
2、堂號
獨步堂:或曰“避貴堂”,都是源自后漢戴良的事跡。戴良有高才,議論與一般不同。他曾經(jīng)說:“我獨步天下,誰能與我比?”舉他為孝廉,他拒不接受。再請他做司空,他仍然不干。州官郡官強迫他出任,他就跑到山里躲起來。
譙國堂:東周時,宋國貴族戴云升遷居譙郡,其后代留居于此,以譙郡為郡望。譙國堂號源此。
另外,戴氏的堂號還有:“廣陵堂”、“清河堂”、“清華堂”、“清河堂”、“賜禮堂”、“榮席堂”、“紫薇堂”、“注禮堂”等堂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