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
1、植物資源
江西全省種子植物約有4000余種,蕨類植物約有470種,苔蘚類植物約有100種以上。低等植物中的大型真菌可達五百余種,有標本依據(jù)的就有300余種,其中可食用者有100多種。植物系統(tǒng)演化中各個階段的代表植物江西均有分布,同時發(fā)現(xiàn)不少原始性狀的古老植物,還有“活化石”銀杏等。這些豐富的植物資源充分表明,包括江西省在內(nèi)的中國亞熱帶地區(qū)是近代植物區(qū)系的起源中心之一。
由于得天獨厚的水熱條件,許多特有植物在江西省分布。全國198個特有屬中64屬為木本植物,江西省有19屬,其中11屬為單種屬。江西共有木本植物有119科,其中占47.1%的56科是向北延伸到贛地為止的熱帶性科。全省已被直接利用和可能被直接利用有開發(fā)前景的有代表性的主要資源植物可分為12大類。
(1)用材植物。數(shù)量大的有毛竹、松、杉等10多種,還有珍貴的阿丁楓、觀光木等,甚至還有白豆杉、華東黃杉等名貴品種,但數(shù)量較少。
(2)薪炭植物。有映山紅、繼木等10余種荒山木本植物,還有萁、蕨、芒等多種草本植物,大量栽培的有桉、刺槐和黑荊等。
(3)木本糧食植物。數(shù)量相當多的主要有苦櫧、甜櫧、構栲、鹿角栲、羅浮栲、栗、茅栗、白櫟、短柄櫟、栓皮櫟、石櫟和多穗石櫟等。常見的還有棗、柿、薜荔、野木瓜、豆腐柴等。珍貴品種雙季板栗在永修有分布。
(4)食用野果和富含維生素類植物。大量分布的有山楂、山柿、楊梅、山莓、草莓、粗葉懸鉤子、彌猴桃、烏飯樹、米飯花和野葡萄等??勺鞴麡浼藿拥哪居幸袄?、海棠等?,F(xiàn)彌猴桃已被引種改良為高產(chǎn)果木,維生素含量超過彌猴桃的野生果樹還有胡頹子等。
(5)野菜和野生飼料植物。大多為草本植物,還有一些水生植物,種類豐富。常見的有野大豆、假地蘭、雞眼草、胡枝子、葛藤、草木樨、車軸草、山綠豆、山合歡、馬蘭、鼠曲草、梨蒿、一年蓬、刺兒菜、蕨、紫萁、野莧、薺菜、獨行菜、魚腥草、糯米團、藜、平蹄、構樹、車前、鴨蹼草、馬齒莧等。水生植物中常見的有滿江紅、眼子菜、水葫蘆、大瓢、水竹葉、浮萍、菱、莧實、水芹等。木本植物則有榆、椴等。其嫩葉可食。
(6)芳香植物。開發(fā)前途較好的有深山含笑、樂昌含笑、紫花含笑、凹葉厚樸、觀光木、木蓮、建蘭、惠蘭、春蘭、寒蘭、多花蘭等,大量分布的有山蒼子、山胡椒、狹葉山胡椒、山姜等,較少的有大葉樟、土肉桂、細葉香桂、香葉樹、黃丹木姜子等。還有紫菜、白菜、楓香、馬尾松、彌猴桃以及一些薔薇屬植物也教多。另外,玉鈴花、夜來香較少,特別是滿山紅數(shù)量更少,但香氣純正、濃烈,利用價值很大;桔草遍布于荒山,也有較大利用價值。
(7)藥用植物。全省藥用植物有1500余種,常用的有300余種。盛產(chǎn)梔子、澤瀉、石韋、香芋、南山楂、枳殼、枳實、鉤藤、蔓荊子、土茯苓、薄荷、荊芥等。分布量大或較名貴的有貫眾、野菊、半夏、天南星、桔梗、前胡、白果、黃連、龍膽、千里光、金銀花、土茯苓、苦參、千層塔、厚樸、海金沙、梨荷楓、五加皮、花櫚木、遠志、金錦香、山螞蝗、鹿蹄草、土黨參、孩兒參、菟絲子、玉竹、百合、枸枸子、沙參、盤龍參、商陸、草珊瑚、五倍子等。蛇藥有滴水珠、七葉一枝花、云頭、竹葉椒、野花椒、斑葉蘭、八角蓮、九頭獅子草、半邊蓮、望江南、纖花耳草、山扁豆、杠板歸、蜂山菜等,另有抗癌藥和避孕藥多種。
(8)鞣料植物。分布較廣的有櫧木、青岡、蚊母樹、野柿、君遷子、楊梅、楓香、鹽膚木等。還有大量種植的黑荊樹,是優(yōu)質栲膠原料。
(9)纖維植物。大量分布的有竹、芒、金茅、蘆葦、狼尾草、牛背草、河八王、燈心草、龍須草和擬赤楊、芒花、椴等,民間造紙原料有毛冬青、鐵冬青、長葉凍綠、小赤麻、彌猴桃和一些錦葵科植物。
(10)觀賞植物。種類相當繁多。杜鵑花為特產(chǎn),有20多個品種,花色黃、白、粉、紅,枝干別致,可作大型盆景。各種蘭科、草尾科、百合科植物,花大秀美。大量生長的金雞菊、野菊、秋牡丹、黃花、黃花遠志、金絲梅花朵十分醒目。玉蘭、木蓮、黃山木蘭等多開單生大花,可成純林;還有大量可賞花的葵科植物;竹柏、紅豆杉、福建柏、蘇鐵、三尖杉、華東黃杉、刺柏、鐵杉、銀杏、虎皮楠、厚皮香、香果樹、赤楠、大葉楠、井岡櫧、大果馬蹄荷、華幌傘楓、黃楊等以樹型健美和葉片奇特而受人青睞。有觀賞價值的竹類有黃竹、紫竹、斑竹、方竹、夾心竹、篌竹、人面竹、桂竹、井岡寒竹等??勺髋杈暗挠袠O常見的繼木、白馬骨、黃梔子等。漫山的紫薇、云實、金櫻子、多花薔薇、石斑木等十分燦爛悅目。
(11)油脂植物。山茶類有20余種,如小果油茶、紅花油茶、糙果油茶等。三年桐、千年桐、烏柏等工業(yè)油脂植物已廣泛栽培,野生的有野茉莉、鹽膚木、野漆樹、擬赤楊、白乳木、山烏柏等,另有從美國引種的紫穗槐。種子含食用油的有竹柏、榧等。13種山礬屬植物含油脂,分布量大的有華山礬、老鼠矢等。榛、山核桃、野核桃等分布較少,但含油高量。
(12)凈化環(huán)境和監(jiān)測環(huán)境污染植物。樟樹、夾竹桃、臭椿、女貞、構樹、杉木、杜仲、皂莢、泡桐、梔子花、無花果、蚊母樹、山楂、蒼耳、南蛇藤、繡線菊、杜鵑、艾蒿、金薺麥等能降低空氣中有毒成份的含量;水葫蘆、香蒲等可減少水體污染;可監(jiān)測空氣污染的有唐昌蒲、鴨蹼草、牽?;ㄒ约案黝愄μ\植物。
江西珍稀、瀕危樹種有110種屬于中國特有。如水松、金錢松、柳杉、華東黃杉、木蓮、玉蘭等60余種屬中國亞熱帶特有;江西杜鵑、井岡杜鵑、紅花杜鵑、背絨杜鵑、江西山柳、江西槭、美毛含笑、柳葉臘梅、全緣紅花油茶、井岡厚皮香、井岡獼猴桃、井岡葡萄、井岡繡線梅、尋烏藤竹、河邊竹、厚皮毛竹等16種屬中國江西特有。這些品種約占全省珍稀樹種的73.3%。江西境內(nèi)尚有不少古木大樹。如廬山晉植“三寶樹”、東林寺“六朝松”以及樹齡逾千年的“植物三元老”之一的古銀杏也保留有數(shù)十處。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全省保留下來的古木大樹有近40種。分屬13科29屬,分布點達95處之多。特別是古樟樹,為江西一大特色。現(xiàn)500齡以上的古樟樹有30余處,300齡以上的古樟幾乎每村都有。江西舊稱豫章,即因遍布樟樹而得名。今南昌等城市均選樟樹作為綠化用樹。
植被類型:有代表性的植被類型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針葉林、針闊葉混合林、常綠與落葉闊葉混合林和落葉闊葉林,山頂矮林以及竹林也不在少數(shù)。主要分布于鄱陽湖濱湖地區(qū)。還有荒山灌叢草坡、沙地植被、草甸植被等。其中荒山灌叢草坡是常綠闊葉林反復遭到人為破壞后逆向演替的產(chǎn)物,植被稀疏低矮,生物學產(chǎn)量低,植物種類也較少。優(yōu)勢植物有杜鵑、黃梔子、金櫻子、茅栗、烏飯樹、三葉赤楠、毛冬青、長葉凍綠、短尾越桔、萁脊、芒、野古草等,除分布于鄱陽湖地區(qū)外,還分布于贛江沖積平原的四周丘陵和山前地帶。
2、動物資源
江西水域面積廣闊,山地峻峭延綿,植被覆蓋率較高,生態(tài)環(huán)境較為優(yōu)越,特別是近年來環(huán)保措施的不斷加強,豐富的動物資源日益得到有效保護。歷年調查表明,全省現(xiàn)有脊椎動物600余種。其中魚類170余種,約占全國的21.4%(淡水魚);兩棲類40余種,約占全國的20.4%強;爬行類70余種,約占全國的23.5%;鳥類270余種,約占全國的23.2%強;獸類50多種,約占全國的13.3%。魚類和鳥類種類較多,經(jīng)濟價值較大,成為開發(fā)利用和資源保護的重點。
(1)水生環(huán)境動物
魚類。鄱陽湖有140余種,占全省81%以上。1962年捕撈量達5063萬斤,是捕撈年產(chǎn)量最高年。鄱陽湖種類最多的為鯉科魚類,共計70多種,占鄱陽湖主要經(jīng)濟魚類約55%,其中鯉魚、鯽魚幾乎占整個鄱陽湖魚產(chǎn)量的一半。產(chǎn)量較大的還有刀鱭(鳳尾魚)、黃顙(黃牙頭)、鯰魚和草、青、鰱、鳙四大家魚等,銀魚則是鄱陽湖名產(chǎn)。外,五大河水系主要經(jīng)濟魚類有鯉、鯰、烏魚、吻鲴、江鼠、馬口魚、白甲魚、鰍、鱔等。
水禽及涉禽。以雁形目、圖形目等鳥類為主。除少數(shù)為留鳥外,主要是候鳥。冬季鄱陽湖形成許多小湖和沼澤,盛產(chǎn)草根、魚蝦、水生昆蟲幼蟲和螺、蜆等軟體動物,是候鳥的豐盛飼料,因而使鄱陽湖成為世界有名的候鳥越冬地之一。
雁形目中常見的有:鴻雁(大雁)、豆雁、白額雁等。
珍貴種類有:小天鵝、大天鵝、鴛鴦等。還有不少世界性保護的珍禽。如白鶴,經(jīng)國際鶴類基金會觀鳥團1985年1月12日現(xiàn)場觀察,白鶴總數(shù)達1350只,是世界上發(fā)現(xiàn)的最大鶴群,比過去國際鶴類會議宣布的世界保有數(shù)220只還多三倍。其他珍貴種類還有白枕鶴、白頭鶴、灰鶴、白鸛、黑鸛、白鷺、黃咀白鷺、蒼鷺和大鴇等。
水生哺乳動物。在鄱陽湖??梢姷浇?江豬),一般系由長江游入,與鯨同目。在九江和湖口還發(fā)現(xiàn)有世界最珍貴的淡水鯨類之一的白鰭豚。
軟體動物。鄱陽湖軟體動物近60種。經(jīng)濟價值最高的為三角帆蚌和縐紋冠蚌,均可用以培育珍珠。
浮游動物。有技角類6科18屬、撓足類4科l1屬以及各種輪蟲和眾多原生動物。浮游生物(包括浮游動植物)是一切水生生物的餌料基礎。其種群數(shù)量的豐盛與衰退決定水生昆蟲、蚌類、魚類、蝦、蟹等所有水生動物數(shù)量的增長與消退。必須注意防止水質污染,以保證這些動物類群資源的穩(wěn)定。
(2)山地丘陵生境動物
毛皮獸。有50多種。其中數(shù)量較大的有黃鼬(黃鼠狼)、麂等。還有狼、狐、大靈貓、水獺、水鹿、豬獾、狗獾、鬣羚、黑麂、獐及少量的云豹和金錢豹。
全省毛皮獸以九江、吉安、宜春、上饒等地區(qū)為多。但由于森林過伐和濫捕,獸類資源大幅度下降。目前數(shù)量尚多經(jīng)濟價值較大的還有小麂、黃鼬助、豹貓、鼬獾等。數(shù)量較多但經(jīng)濟價值較小的有華南野兔。
還生長著少量獼猴、短尾猴等。彭澤有野生梅花鹿,已建立自然保護區(qū)。
鳥類。有270多種。主要種類有環(huán)頸雉(野雞)、白鷴、竹雞、珠頸斑鳩、紅咀相思鳥、畫眉、鵪鶉、八哥、暗綠繡眼鳥等。
農(nóng)林益鳥有160多種。如啄木鳥、樹鷚、伯勞、杜鵑、八哥、松鴉、紅咀蘭鵲、喜鵲、烏鴉、鵲鴝、烏鶇、棕頭鴉雀、壽帶鳥、白臉山雀、樹麻雀、金腰燕、家燕等,以森林和農(nóng)作物害蟲為食。還有滅鼠能手如各種貓頭鷹和鵂類等。
大量砍伐森林、人工營造單一林和大量施用農(nóng)藥,將危害鳥類生存。
爬行類及兩棲類。爬行類動物74種,其中蛇類55種。蛇類中毒蛇15種,主要有眼鏡蛇、銀環(huán)蛇、尖吻蝮(五步蛇)、日本蝮、竹葉青、烙鐵頭、白頭蝰、絞花林蛇、福建麗紋蛇和中國水蛇等;無毒蛇40種,主要有滑鼠蛇、灰鼠蛇、烏梢蛇、翠青蛇、赤鏈蛇、游蛇、紅點錦蛇、黑眉錦蛇、水蛇等。爬行類中還有鱉(甲魚)、金龜、大頭平胸龜、白條草蜥、銅石龍子、藍尾石龍子、壁虎、脆蛇蜥等。在彭澤縣沿江地方,曾發(fā)現(xiàn)過我國特有的揚子鱷。
兩棲類有肥螈、東方蠑螈和青蛙、金線蛙、澤蛙、虎紋蛙、沼蛙以及個體可達1斤左右的棘胸蛙(石雞),還有各種蟾蜍、雨蛙、樹蛙、姬蛙等。蛙類均為滅蟲能手,有的蛙每一個體一年可以消滅一萬多只害蟲。
在兩棲類中,有珍稀動物大鯢(娃娃魚),已建立專門機構進行保護和人工繁殖。
(3)珍稀動物
國家一類保護動物:白鶴、黃腹角雉、白鸛、黑鸛、白鰭豚、揚子鱷、華南虎、梅花鹿等。
國家二類保護動物:獼猴、短尾猴、穿山甲、金貓、云豹、黑熊、毛冠鹿、水鹿、小天鵝、白頭鶴、鴛鴦、白頸長尾雉、大鯢等。
國家三類保護動物:大靈貓、小靈貓、獐、鬣羚、斑羚、白鷴、大鴇、棘胸蛙、蟒蛇等。
3、礦產(chǎn)資源與地熱礦水資源
(1)固體礦產(chǎn)資源
江西為環(huán)西太平洋成礦帶的組成部分。區(qū)內(nèi)地層出露齊全,巖漿活動頻繁,地質構造復雜,成礦條件優(yōu)越,礦產(chǎn)資源豐富。是我國主要的有色、稀有、稀土礦產(chǎn)基地之一,也是我國礦產(chǎn)資源配套程度較高的省份之一。
在目前已知的150多種礦產(chǎn)中,江西已發(fā)現(xiàn)各類固體礦產(chǎn)資源l40多種,其中探明工業(yè)儲量的89種;礦產(chǎn)地700余處,其中大型礦床80余處,中型礦床100余處。
在探明的89種礦產(chǎn)儲量中,居全國前五位的有33種。其中,居第一位的有銅、鎢、鉭、銫、鉈、鈧、金、銀、鈾、釷、伴生硫、溶劑白云巖等,居第二位的有稀土、硒、碲、銣、鋰等,居第三位的有磷釔礦、鉍、鈹、巖鹽、蛇紋巖等,居第四位的有鉬、鈮、螢石等,居第五位的有錫、鋯、玻璃用白云巖等。特別是銅、鎢、鈾釷、鉭鈮和稀土被譽為江西省的“五朵金花”。其他還有不少金屬、非金屬礦產(chǎn)也在全國占有重要地位。
銅:儲量占全國總儲量的五分之一,工業(yè)儲量占全國儲量的三分之一。德興的斑巖銅礦,是全省重要的銅礦,探明儲量占全省總儲量的67.7%;伴生的金占全省總儲量的98%,伴生的銀占50%以上;伴生的硫達2067.7萬噸,占全省總儲量的26.4%。江西銅礦儲量大,埋藏淺,易采易選,開采時能同時回收多種伴生礦產(chǎn),使一礦變多礦,經(jīng)濟效益十分顯著。目前江西已建成亞洲最大的銅礦和全國最大的銅冶煉基地。
鎢:黑鎢儲量在全國占第一位,礦床分布以贛南為最多。該類型礦床易采易選,并伴生有錫、鉬、鉍、銅、鈹、鈮、鉭和稀土等多種礦產(chǎn)。
鉭鈮:主要分布在贛中和贛東南地區(qū)。
稀土:江西擁有罕見的花崗巖風化殼離子吸附型礦床,具有易開采、易提取、放射比度低的優(yōu)點,且品種齊全,特別是重稀土的儲量很大,其中釔族稀土探明儲量占全國第一位。礦床主要分布在贛州地區(qū)。
黑色金屬類除鐵礦儲量可觀外,尚有大型錳礦產(chǎn)地,質量優(yōu)良;贛北地區(qū)釩礦規(guī)模大,資源前景好。
江西還發(fā)現(xiàn)有特大型銀礦、特大型鉛鋅礦以及中型以上金礦鉛鋅礦、銻礦等,有色金屬礦產(chǎn)資源開發(fā)前景十分廣闊。
非金屬礦產(chǎn)有70余種,大中型礦床20多處。其中瓷土、熔劑灰?guī)r等量大質優(yōu)。還有粉石英、硅灰石、膨潤土、滑石、花崗石、大理石、珍珠巖等多種礦產(chǎn),其中贛西粉石英礦面積大、儲量豐、埋藏淺,礦體裸露,適宜于工業(yè)規(guī)模露天開采。
(2)地熱水及礦水資源
江西地處粵閩高、中溫熱水帶邊緣,現(xiàn)有溫泉百余處、熱水鉆孔20多處。最高溫度達82℃(溫泉)及88℃(鉆孔)。以60℃以下的多,約占總數(shù)的86%左右。溫泉總流量平均每秒718.6升,熱水鉆孔總自流量平均每秒151.4升。
溫泉分布以贛南和贛中南為最密,約占總數(shù)的627%,熱水孔也多集中于該區(qū),約占64%左右。主要分布區(qū)域為贛中贛南的遂川、上猶、全南、安遠、石城等21縣市,贛東的臨川、崇仁等9縣市,贛東北的德興等4縣市,贛西北的星子、武寧、銅鼓、靖安等14縣市。
江西地下熱水、礦水化學類型較簡單,以微礦化(<1克/升)重碳酸鹽鈉質或鈣質水為主,占總數(shù)80%以上,次為弱礦化( 1~3克/升)重碳酸鹽硫酸鹽鈉質或鈣質水。氟離子及可溶性二氧化硅含量普遍較高,分別為2~13及40~110毫克/升。在已作水質分析的溫泉及熱水孔中,有30多處符合飲用水標準,其余有氟、錳、鐵、砷等離子超標;40余處宜于灌溉,其余為水溫及氟、砷、氯化物等超標;30多處宜于水產(chǎn)養(yǎng)殖,其余為氟、銅、硫化物、鋅、砷、汞或鉛等超標;70余處可作醫(yī)療礦水,其中氟水50多處(武寧的湯里、上猶的暖塘等),硅水近30處(遂川的湯湖、南豐的湯尾等),另有鐳水(武寧的溫湯、銅鼓的溫塘等)、碳酸水(尋烏的吊神排、贛州的清水塘等)、氡水(祟仁的湯溪、瑞金的咸水等)、淡溫水(樂平的龍?zhí)兜?及鈾、錳、鋰、碘、溴、鍶、硼和硫化氫水等若干處。
全省地熱水利用較好的有20多處,新建溫泉療養(yǎng)院多處。開發(fā)礦泉飲料的工作也已進行。利用地熱水進行良種培植、孵化家禽、繁殖魚苗等也取得成效。
4、土壤資源
主要有八個土類,地帶性規(guī)律和地域性規(guī)律都比較明顯。
(1)紅壤
江西分布最廣、面積最大的地帶性土壤,為全省最重要的土壤資源??偯娣e13966萬畝,約占全省總面積的56%。積極、合理和科學開發(fā)利用紅壤資源,對發(fā)展江西農(nóng)業(yè)有重大意義。
根據(jù)紅壤的發(fā)育程度和主要性狀,大致可劃分為紅壤、紅壤性土、黃紅壤等三個亞類。
紅壤亞類面積最大,約8798.4萬畝。凡有一定的植被覆蓋、剖面發(fā)育正常的均屬這一類型。由于所處地形和植被狀況不同,其肥力屬性有一定差異。山地紅壤坡度大,土層厚度一般只有50厘米左右,夾有較多的半風化母質碎塊。丘陵紅壤通常土層深厚,石質性不強。紅壤在較好的林被下自然肥力高,在草被下則礦質養(yǎng)分不足。
紅壤性土亞類是在缺乏穩(wěn)定成土條件下形成的幼年土,散見于丘陵山區(qū),面積約3673.3萬畝,肥力和利用價值都較低。
黃紅壤亞類分布于海拔四、五百米至六、七百米之間的山地,面積約1494.3萬畝,是紅壤向山地黃壤的過渡類型,由于植被較好,自然肥力一般較高。
紅壤在多種母質上都可以發(fā)育,理化性狀有一定差異。發(fā)育于第四紀紅色粘土的紅壤,廣泛分布于低丘崗地,進賢、東鄉(xiāng)、余江、波陽、余干、豐城、峽江、上高、永修、新建、高安、臨川和吉泰盆地集中連片,土層深厚、土質粘重,透水、通氣性差,養(yǎng)分含量低;由紅砂巖發(fā)育形成的紅壤,主要分布在贛東北的貴溪、弋陽、橫峰、鉛山、玉山、上饒、德興、余干等市縣,吉安和永新之間也有分布,整個土層中含粉砂和細砂較多,質地疏松,通氣透水性好,保水保肥力則較差,土層較薄;由花
崗巖風化物發(fā)育形成的紅壤,主要分布于省境邊緣山地和高丘,興國、于都、寧都、瑞金、贛縣等市縣比較集中連片,整個土層中夾有多量石英砂和礫石,質地粗糙,漏水漏肥,是本省嚴重的水土流失區(qū),但含鉀量高;在千枚巖、板巖、片麻巖等變質巖上發(fā)育形成的紅壤,質地粘細,自然肥力較高,主要分布在高丘和山區(qū)。
(2)黃壤
面積約2500萬畝,約占全省總面積的10%,主要分布于中山山地中上部海拔700米至1200米之間。土體厚度不一,自然肥力一般較高,很適于發(fā)展用材林和經(jīng)濟林。
(3)山地黃棕壤
主要分布于海拔1000米至1400米以上的山地?,F(xiàn)有植被一般為常綠與落葉混交林,生長茂密,覆蓋度大。山地黃棕壤土肥力高,適于發(fā)展林業(yè)和種植藥材等。
(4)山地草甸土
主要分布于海拔1400米至1700米高山的頂部,面積很小。由于水分充足、陰涼濕潤,有利于有機質的積累,土壤潛在肥力高,部分地塊可用于開發(fā)藥材種植等。
(4)紫色土
在紫色砂頁巖風化物上發(fā)育的一類巖性土。面積約835萬畝,占全省總面積的3.3%。主要分布在贛州、撫州和上饒地區(qū)的丘陵地帶,其他丘陵區(qū)也有小面積零星分布。常與丘陵紅壤交錯分布組成復區(qū)。紫色土磷和鉀的含量較為豐富,適種性廣,為南豐蜜桔以及煙草等經(jīng)濟作物的重要適種土壤。
(5)潮土
成土母質為河湖沉積物。主要分布在鄱陽湖沿岸、長江和本省五大河流的河谷平原。由于水流的分選作用,一般距河流越近,質地越粗;距河流越遠,質地越細。又由于每次水流大小不同,剖面層理性明顯,常出現(xiàn)上、中、下不同的質地層次,對土壤肥力性狀影響較大。潮士土層深厚,土體淺棕灰至暗棕灰色,質地砂壤至輕粘土,土壤物理性質一般較好,丈體疏松多孔,通氣透水。是全省棉花、甘蔗、麻類的重要種植土壤。
(6)石灰土
在石灰?guī)r母質上發(fā)育的一類巖性土。零星見于彭澤、德安、宜春、萬載、分寅、萍鄉(xiāng)、新余、瑞金、會昌、南康、全南、龍南、崇義等縣市的石灰?guī)r山地丘陵區(qū)。一般土層淺薄,大多具有石灰反應。根據(jù)肥力和顏色又可分為黑色石灰土、棕色石灰土和紅色石灰土等。
(7)水稻土
由各類自然土壤水耕熟化而成。為全省主要的耕作土壤。廣泛分布于省內(nèi)山地丘陵谷地及河湖平原階地,面積約3000萬畝左右,占全省耕地總面積的80%以上。
根據(jù)水型特征,水稻土又可分為淹育性水稻土、潴育性水稻土、潛育性水稻土等三個亞類。
淹育性水稻土。水稻土發(fā)育的初期階段。分布地勢較高,浸水耕種的時間較短,地表水在成土過程中起主導作用。包括紅壤起源的黃泥田、紫色土起源的紫泥田、石灰土起源的石灰泥田等。
潛育性水稻土。分布于地勢較低、地下水位較高的山丘垅田、坑田、沖田下部和平原低洼地段。犁底層以下長年處于積水狀態(tài),鐵錳還原,土色呈明顯的灰黃或灰藍色,形成爛泥田、銹水田、冷浸田等。
潴育性水稻土。水稻土中發(fā)育良好的類型。分布的地形部位介于前兩者之間。排灌條件一般較好,水分干濕交替,土壤中鐵、錳等物質氧化還原,淋溶淀積作用頻繁,粘粒下移,形成深厚的豬育層,肥力較高。
水稻土的肥力狀況還取決于耕作和培肥措施的水平。全省水稻土中,高產(chǎn)、中產(chǎn)和低產(chǎn)田各占三分之一左右。如何提高中產(chǎn)田、改造低產(chǎn)田,是發(fā)展江西農(nóng)業(yè)的一個重要課題。
除水稻土外,全省農(nóng)業(yè)土壤尚有600萬畝左右的旱地土壤。主要為潮沙泥土、烏泥土、黃泥土、紫泥土、馬肝土等。
5、水資源和水力資源
(1)地表水資源
豐富的地表水資源,為江西省的一大潛在優(yōu)勢。全省平均年降水深l600毫米,相應平均每年降水總量約2670億立方米。河川多年平均徑流總量1385億立方米(根據(jù)全國水資源調查評價統(tǒng)一規(guī)定計算),折合平均徑流深828毫米,徑流總量居全國第七位。按人口平均居全國第五位,按耕地平均居全國第六位。約相當全國畝均占有水量的二倍。
江西河川徑流總量雖然豐富,但季節(jié)和年際變化較大,地區(qū)分布有差異。必須繼續(xù)興建相當數(shù)量的水利工程,對天然水量進行調蓄,在時間上對水量進行再分配,以余補缺,充分合理利用水資源,以適應經(jīng)濟建設快速發(fā)展和防洪抗旱的需要。
河川徑流量
各河系的年徑流量贛江最大,接近黃河流域的年總水量。單位面積的產(chǎn)水量則信江最大,平均每平方公里的產(chǎn)水量達106.7萬立方米;贛江最小,平均78.8萬立方米左右。
河川徑流特點
徑流的地區(qū)分布。地表徑流分布趨勢基本上和降水量相似:贛東大于贛西、山區(qū)大于平原。三個高值區(qū)均達l200毫米(折合每平方公里年產(chǎn)水量120萬立方米)。武夷山區(qū)最高可達1400毫米。全省以贛東北地區(qū)為最大,婺源、貴溪、黎川一線以東地區(qū)普遍大于1000毫米;鄱陽湖盆地、吉泰盆地、贛州盆地均為低值區(qū),一般在600毫米至700毫米;其他地區(qū)一般在700毫米至900毫米。
徑流的年內(nèi)分配。全省河川徑流主要靠降水補給,故季節(jié)性變化很大。汛期河水暴漲,容易泛濫成災;枯水期水量很小,又感水源不足。故具有夏季豐水、冬季枯水、春秋過渡的特點。
根據(jù)資料分析,徑流的年內(nèi)分配大體為:1至3月占14~17%,4至6月占53~60%,7至9月占18~22%,10至12月占6~10%。徑流最大月份一般出現(xiàn)在6月或5月,各河最大月占全年徑流量的22%左右;徑流最小月份一般出現(xiàn)在12月或1月,各河最小月占全年徑流量的3%以下。
由于徑流的年內(nèi)分配主要集中在4月至6月,這段時間降水集中,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現(xiàn),易造成洪澇災害。而7月至9月,降水稀,氣溫高,工農(nóng)業(yè)用水正值高場,江河卻處在少水期。如1978年信江弋陽縣河段僅每秒2.9立方米,昌江景德鎮(zhèn)段僅每秒1.28立方米。
徑流的年際變化。年徑流量除修河流域以1968年為最小外,其它地區(qū)均以1963年為最?。蛔畲竽攴莩?998年長江全流域性史所罕見的特大洪水外,贛江及信江分別出現(xiàn)在1973年和1975年,其它各河均以1954年為最大。徑流量最大年比最小年各河在4~5倍左右。年徑流量變化還存在連續(xù)干旱和連續(xù)洪水的情況。
降水和徑流的年內(nèi)季節(jié)分配不均衡,年際水最變化大,少水年和多水年持續(xù)出現(xiàn),是造成全省水旱災害的主要原因。50年來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江西50年來興修了大量蓄水、引水、提水工程,已經(jīng)擁有一定規(guī)模的供排水能力。但水資源開發(fā)利用程度還不高,供需矛盾在某些季節(jié)仍然相當突出。1998年特大洪災給江西造成的直接經(jīng)濟損失就達384億元。今后江西將按黨中央、國務院“封山植樹,退耕還林;平垸行洪,退田還湖;以工代賑,移民建鎮(zhèn);加固干堤,疏浚河湖”的方針,以極大的力量抓好水利建設。
(2)地下水資源
地下水天然資源多年平均值為212億立方米以上。年內(nèi)分配為:豐水期123.8億立方米,占全年的58%,多在4、5、6、7月間;平水期55.5億立方米,占26%,多在3、8、9、10月間;枯水期34.1億立方米,占16%,多在1、12、1、2月間。其年際變化為:偏豐年(頻率20%) 282億立方米,平水年(頻率50%) 217億立方米,偏枯年(頻率75%) 150億立方米,枯水年(頻率95%) 67億立方米。
全省具有集中開采價值的地下水資源為68億立方米/年。贛北富于贛南,贛西富于贛東。鄱陽湖平原最豐富,具集中供水意義的沖積層潛水可開采資源達31億立方米/年;其次為袁水、錦江和瀘水流域等。
具集中開采價值的地下水在全省分布面積較小,僅2.7萬平方公里,只占全省總面積的16.2%。主要有平原沖積層潛水,賦存于河谷及湖盆砂礫石中,水量大,天然資源量達40億立方米/年,占全省的59%,且水質好、水位淺。其次是賦存于石灰?guī)r、白云巖一類可溶性巖石中的巖潛水,水量也較大,天然資源量28億立方米/年,占全省的41%,水質也較好。兩者都可作為地下水資源開發(fā)利用的重點。占全省面積83.8%的其它地區(qū),則較少可供集中開采的大面積地下水分布,但在一些丘陵山區(qū)仍可利用地下水作為農(nóng)田自流灌溉的主要水源;同時在這些區(qū)內(nèi)的地層斷裂發(fā)育段,也不排除有可開采的中小型供水源地的可能。
江西約有60%的市縣處于紅色砂礫巖層區(qū),部分工礦企業(yè)位于巖漿巖、變質巖區(qū),有些地方存在可開采地下水資源較缺乏問題或水質較差問題。而分布面及資源量均具重要意義的主要地下水沖積層潛水,由于受地表水污染,個別地方開始出現(xiàn)程度不等的砷、酚、氰化物等有害元素含量超過飲用標準的跡象。正在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決。
地下水資源在開發(fā)利用上可以優(yōu)先考慮為城市提供優(yōu)質生活用水。地下水以重碳酸鹽淡水為主,水質優(yōu)良,水量相對穩(wěn)定,使用簡便,不易污染。特別是有適宜水文地質條件的城市如南昌、萍鄉(xiāng)、九江、吉安、上饒、宜春以及贛縣、石城、于都、廣昌、樂平、余于、上高、峽江、高安、奉新、分宜、銅鼓、吉安、吉水、泰和、永新、進賢、南城、宜黃、瑞昌、永修、修水等市縣,可以地下水作為生活用水的重要水源,而以地表水作為生產(chǎn)用水的主要水源。在滿足生活用水前提下,全省平水年可集中開采的地下水源還有數(shù)十億立方米,可用于工業(yè)方面。如紡織工業(yè)的空調,解決用水量大的化工、鋼鐵等工業(yè)需求。此外,干旱年地表水不能滿足灌溉時,可開采平原沖積層潛水作為補充水源。還可根據(jù)情況積極開發(fā)利用醫(yī)療礦水及可用以提取礦產(chǎn)原料(碘、溴、鉀鹽等)的工業(yè)礦水等。
(3)水力資源
全省水能理論蘊藏量682萬千瓦以上。與主要負荷中心的華東、東北、華北地區(qū)各省相比處于較為豐富的地位。在華東地區(qū)六個省區(qū)中則處于第二位。
據(jù)統(tǒng)計,江西可能開發(fā)的水力資源有610.89萬千瓦,年發(fā)電量215.61億度。其中可裝機500千瓦以上水電站504處,裝機容量510.86萬千瓦,年發(fā)電量190.53億度;一萬千瓦以上水電站64處,裝機容量401.5萬千瓦,年發(fā)電量l52.3億度;2.5~25萬千瓦水電站33處,裝機容量231.49萬千瓦,年發(fā)電量86.34億度;25萬以上大型水電站有萬安、峽山、峽江3處,裝機容量131.8萬千瓦,年發(fā)電量45.55億度。
省內(nèi)中小河流密布,廣大農(nóng)村蘊藏著相當豐富的小水電資源,全省可開發(fā)的萬千瓦以下小型水電站裝機容量209.32萬千瓦,年發(fā)電量63.31億度。全省可開發(fā)小水電資源在一萬千瓦以上的有60個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