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在溫州市有很多專門為民工提供的旅館,非常破舊,與遠處的高樓大廈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記者孫洪磊攝
高樓大廈,車水馬龍;溢彩流光的寬闊街道,宛若公園的住宅小區(qū)……毋庸置疑,中國的城市正在發(fā)生著日新月異的巨大變化,城市美了,市民的生活質量也越來越高。然而,在繁華都市中,很少有人注意到另外一群人———城市低收入群體的真實生活狀況。
《經濟參考報》記者近日分赴沿海發(fā)達省份部分城市,對此做了專門調查采訪。調查發(fā)現(xiàn),城市低收入群體的生活狀況不容樂觀,他們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生活窘迫,僅有的收入只能維持溫飽,他們常常為看不起病而犯愁,高樓大廈更是“黃粱一夢”。而政府現(xiàn)有的救助力度有限,保障也是杯水車薪。
場景一:天津市河西區(qū)秀峰里社區(qū)
時間:2009年8月13日上午
主題:下崗失業(yè)靠打工勉強度日,日子過得緊巴巴的
當記者來到了天津市河西區(qū)小海地居住區(qū)的秀峰里小區(qū),由于天氣炎熱,小區(qū)內有很多居民三五成群在蔭涼處下棋、聊天。
喬洪杰,今年49歲,是一名下崗失業(yè)人員,原是天津市棉紡二廠的職工,妻子馬淑萍49歲,是天津市棉紡四廠的職工,現(xiàn)在夫妻雙下崗。他平時在天津財經大學打工,在澡堂子做清潔工,一個月360元;兒子在超市打工,一個月900元。妻子1990年代失業(yè)時不到40歲,當時拿了4900元就被廠里“一腳踢”了,現(xiàn)有病不能工作。
記者在喬洪杰家見到,一家三口擠在20多平方米的破房子里,廚房當成20多歲的兒子臥室,兩平方米的涼臺成了灶臺。民政部門每月給他458元住房補貼。家里沒有什么值錢的家具,惟一一臺舊空調還是工友送的,年久失修,漏水不能用。
現(xiàn)在他主要靠夫妻雙方的哥哥、姐姐幫一點,不然生活過不下去。他說:“像我這樣還有收入的,比起吃低保的困難戶還要好一些?!?/p>
今年50歲的張順起,在天津市自行車廠安置辦工作,每天就和下崗職工打交道。據(jù)他介紹,廠子沒有效益,工人們都沒有醫(yī)保,拿著看病的條子到廠里來也沒法報銷,所以工人下崗后什么都沒有。
華延友原來在天津市河西區(qū)同樂食品廠干裝卸工,1994年時因工傷損傷了頸椎,由于當時廠里怕出工傷會影響全廠的獎金,于是廠里沒有報工傷,而是把他送到了醫(yī)院治療,后來廠里拿不出錢,他只能回家養(yǎng)病。企業(yè)改制時,廠里給他補償了7000元就不再管了,現(xiàn)在他什么保障都沒有。由于頸椎的傷勢嚴重,他已經失去了勞動能力。全家就靠著妻子開間小理發(fā)店,一個月1000多元的收入勉強度日。
張茹(秀峰里小區(qū)居委會主任):小區(qū)居民共有2200多戶,其中843人沒有工作,78人殘疾,80來戶享受低保。我們這里是天津市低收入群體主要聚居區(qū),小海地居住區(qū)大約有15萬人,他們大都是低收入家庭。
董順榮(國家統(tǒng)計局天津調查總隊總隊長):目前,60%的人低于1.9萬元的天津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標準。現(xiàn)在,天津市仍有17萬戶居民的人均收入在最低生活保障線以下,他們靠吃低保來維持生計。2009年天津市的最低生活保障為430元。
場景二:上海市閘北區(qū)交通社區(qū)
時間:2009年8月19日
主題:生活難上難,只能住在棚戶區(qū)
一大片棚戶區(qū)大部分是兩三層的居民樓,已有40多年的歷史,十分破舊,屋檐用石棉瓦搭建,上面壓著磚頭瓦塊。住戶門前或巷道里搭建了大量的違章建筑。如果發(fā)生火災,消防車注定是進不來的。而與社區(qū)一路之隔的是“城上城”高檔社區(qū),高聳的樓房十分鮮亮。高樓大廈下,棚戶區(qū)顯得格外低矮、難堪。
范浩然的家住在一樓,十分潮濕,有一股明顯的霉味。36攝氏度的高溫,天氣悶熱,而他的家里只有一臺電風扇在轉動。臥室里有一張大床,是范浩然睡的。床的旁邊,兩張凳子撐起一塊小小的木板,這就是他媽媽的“床”。范浩然說,冬天媽媽和他就擠在大床上。屋子里惟一顯得較新的就是一副拐杖和一架輪椅。在飯桌上,擺著三個盤子,這是媽媽在打工的公司里捎回來吃的飯菜。
范浩然今年22歲,8歲時,父親去世。2006年他患上了強直性脊柱炎,需要人工置換髖關節(jié),家里拿不出錢給他治病,結果他在床上躺了近3年。去年,在上海市民幫扶資金會出資8萬元的幫扶下,范浩然成功做了手術,服務中心還補助了1萬元用于營養(yǎng)補貼,現(xiàn)在他已經能站起來了。
媽媽李繼梅說,現(xiàn)在家庭收入有三方面,一是每個月1000元的退休金,二是政府補助給范浩然的520元重殘無業(yè)補貼,三是她在上海貝爾公司做清潔工,一個月有1000元工資,合計2500多元。而家里每月的生活開銷主要有四方面,一是500元的租房費,二是500元的藥費,三是100多元的電、水、煤氣費,四是800元左右的飯費。算下來,收入和支出差不多,攢不下什么錢。
李繼梅說,現(xiàn)在最大的困難是住房,這里聽說快要拆遷了,他們就沒有地方可去了?!氨M管房子是差的,但如果換地方,房租就沒有這么便宜!這樣的話,吃飯都難了!”
侍道芳(居委會民政干部):在交通社區(qū),2200多戶中有177戶在享受低保。像范浩然這樣因病致貧的家庭,有一定的代表性。社區(qū)大多是因為年齡大找不到工作的,有的是雙失業(yè),還有因病致貧、失業(yè)的。
李小露(上海市閘北區(qū)民政局社會救助事務中心工作人員):截至2009年7月,閘北區(qū)享受低保的人口有2.6萬多人,占全區(qū)72萬戶籍人口的3.6%。低保邊緣戶的人數(shù)是低保戶總數(shù)的3倍,有各種低收入的人群,經濟條件都非常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