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儲備已達1.4萬億,熱錢不斷流入,流動性推動股市、樓市節(jié)節(jié)攀升,通貨膨脹預期有增無減——整個宏觀形勢令人驚喜,更讓人憂慮。在此形勢下,通脹或升值似乎已經成為必然的無奈之選,資產泡沫問題則在警示國人免遭"日本危機"。
人們不會忘記,1980年代中期,日元迫于外在壓力簽署了<廣場協(xié)議>,此后,日元大幅升值。隨之而來的卻并非貿易順差的減少,而是外匯儲備的大量增加,M2和M3增速大大高于基礎貨幣,實體經濟投資機會和回報銳減,這使得虛擬經濟成為投資焦點:股市和房地產泡沫相互傳導,急劇放大。日本的急剎車政策導致泡沫破裂,接踵而來的是"失落的十年"。目前中國的匯率利率政策,恰好跟1980年代的日本相反。當時日本本幣大幅度升值,同時拉低利率;目前中國的道路是緩慢提高本幣匯率,同時提高利率。我國這種"逆日本"路線是否可以看作是一條成功的路線?中國不會重蹈日本的覆轍么?相信誰也不敢打保票。
面對國內過剩的流動性和不斷吹大的資產泡沫,人民幣是否該一次性大幅升值?手握巨額美金,即將成立的中國外匯投資公司是否堪當大任?貨幣戰(zhàn)爭是否已經近在眼前?9月22日,"天籟之音·巔峰對話"第五場圓桌討論移師廣州,就以上問題,北京師范大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鐘偉、廣東金融學院中國金融轉型與發(fā)展研究中心主任陸磊,《貨幣戰(zhàn)爭》一書作者宋鴻兵、南方報業(yè)傳媒集團副總編輯兼南方日報出版社社長丘克軍、本報副主編劉暉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同時,美國斯坦福大學教授、當代金融發(fā)展理論奠基人羅納德·麥金農教授就相關話題在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接受了本報采訪,是為21世紀北京圓桌第150期。
人民幣升值:"陰謀論"與貨幣戰(zhàn)爭
21世紀:十幾年來,中國出口和外匯儲備不斷增加,美國等對人民幣升值的壓力也在不斷加大,讓人民幣升值的背后是否有陰謀?
鐘偉:我不認為讓人民幣升值是陰謀,是否有人能列舉人民幣升值對其企業(yè)和生活帶來嚴重的危害?恐怕很少。對人民幣升值的恐懼癥是一種自卑感的表現。
無論要求人民幣升值的背后是否是陰謀論,要達到的終極目標是拉平中國財富和世界財富的差距,這樣人民幣就要升值,升值有利于境外投資和提高人們的生活。
我們不僅要看到人民幣升值正確性,也要看到其戰(zhàn)略性。舉個例子,依照1:7.5的匯價,中國的GDP大概是美國的60%-70%,但歐洲和美國的金融資產是其GDP的5-7倍,中國的金融資產占GDP的比率大概是2.2倍。美國的金融資產的規(guī)模是中國金融資產規(guī)模的15倍,從金融財富的角度看,中國的財富只有美國的十五分之一。人民幣和美金不該有這樣巨大的差距。中國現在是金融洼地,歐美的資產都是注水肉,我們現在也要成為部分注水肉。
陸磊:人民幣的升值本身沒有任何陰謀可言。中國產品價格在不斷上升,也是導致美國通貨膨脹的因素之一,降利率不應該與通貨膨脹同期存在。
宋鴻兵:有一些概念要弄清楚。一方面是不斷創(chuàng)造出來的財富,另一方面是貨幣,這兩者是有差別的。人民幣的發(fā)行在最近兩年偏快,對生活服務的購買力是下降的。美元發(fā)行速度更快。我覺得中國的資產要成為注水肉似乎不大可能,資產泡沫化之后,比如說買股票賺了很多錢,而沒有買股票的人就虧了,在實際效果上加速了社會的兩級分化。
21世紀:中國金融體系即將全面開放,怎么應對金融風險的提高?是否存在貨幣戰(zhàn)爭的危險?
宋鴻兵:有一種說法認為,國際熱錢達到了3000億美元,這些錢都在中國房地產業(yè)上。一旦人民幣快速升值,各行各業(yè)成本都會上升,國外感覺中國經濟失衡比較嚴重,國際知名學者可能會站出來一起指出中國的經濟有很大的泡沫,然后熱錢會流向海外,有可能爆發(fā)類似日本當初面臨的金融戰(zhàn)。如果中國國內各個方面沒有警覺,從國際熱錢的角度來看,也許是今年年底,也許是2008年,他們就會選擇一個時機收網。
陸磊:如果爆發(fā)貨幣戰(zhàn)爭,中美是拴在一條繩上的螞蚱,彼此不是蹺蹺板的關系。
鐘偉:在人民幣調整過程中,甚至在今后非常長的時間內,中國都應該保持極強的金融管制。在人民幣沒有達到市場水平之前,國內的資產都是被低估的。寶鋼的市值是2400億人民幣,它拿出60%的股份與通用拿出6%的股份進行換購,看上去是非常公開公平的。但事實遠非如此?,F在允許國際大企業(yè)并購中國企業(yè),相當于廉價大甩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