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歷代應對旱災的措施
《管子·度地》云:“善為國者,必先除其五害。”可見早在上古時代,人們就已經(jīng)把水、旱等自然災害與治國聯(lián)系在一起了。由旱災引起的種種自然災害與社會危害可以看出,如果統(tǒng)治者應對不當,不僅會造成嚴重的經(jīng)濟衰退和人口減少,還會招致社會動亂甚至亡國滅家的惡果。正因如此,歷代政府大都能在旱災來臨時積極應對,其舉措可大略分為以下幾方面。
災前預防。在與干旱的長期斗爭中,中國古代也積累了一些切實可行的抗旱方法。西漢政治家晁錯在《論貴粟疏》中曾提出通過“務民于農桑、薄賦斂、廣蓄積”等方式“以實倉廩,備水旱”(《漢書·食貨志》),強調的是使人民能夠有一定的糧食儲備,體現(xiàn)的是重農以防災的思想,與管仲、李悝等人的主張一脈相承。其實這種儲藏糧食的設施早在遠古時代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仰韶、大汶口、馬家窯、大溪等文化遺址中都發(fā)現(xiàn)過規(guī)模不等的窖穴。甲骨文中有多處商王派人建設、巡視各地倉廩的記載。周代以后,倉儲制度日臻完備,成為抗旱救災的重要保障。除了糧食儲備外,興修水利、完善農業(yè)灌溉體系也是防旱的重要手段。周代有司空(工)一職,《荀子·王制》提到其職責包括“修堤梁,通溝澮,行水潦,安水臧,以時決塞,歲雖兇敗水旱,使民有所耘艾?!鼻厝怂捺崌约皾h代所建關中水利網(wǎng),都是為了解決關中部分地區(qū)的干旱問題。隋唐以至明清,都曾花大力氣開鑿、疏浚運河,雖然主要目的是為了保障到京師的漕運暢通,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溝通各大水系、預防水旱災害的功能。
賑濟救災。《周禮·地官·大司徒》總結了“荒政十二條”,包括發(fā)放救濟物資、輕徭薄賦、緩刑、開放山澤、停收商稅、減少禮儀性活動、敬鬼神、除盜賊等。后世救災基本不出此范圍。宣帝本始三年(公元前71年),大旱,“郡國傷旱甚者,民毋出租賦?!保ā稘h書·宣帝紀》)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郡國大旱,“賜田宅什器,假與犁、牛、種、食。”(《漢書·平帝紀》)如此種種不勝枚舉,可見漢代旱災之頻仍以及政府救災之力。唐宋以后對因旱受災者的賑濟也頗為重視。如洪武十二年(1379年)詔曰:“廣平所屬郡邑天久不雨,致民艱于樹藝,衣食不給。……今年夏秋稅糧悉行蠲免,以蘇民力。”(《明太祖實錄》卷一二四)清代除正常賑濟外,還有“加賑”,即根據(jù)災情追加的賑濟措施。另外,家族內部互助、鄉(xiāng)里周濟、寺院施舍、民間社會團體救助等也作為政府賑濟的補充形式逐步完善起來。
移民就食。與自發(fā)形成的流民潮不同,移民是歷代政府組織受災民眾到條件相對較好地區(qū)就食的一種救災方式,這在漢魏以后比較常見。如北魏太和十一年(488年),“大旱,京都民饑,加以牛疫,公私闕乏,時有以馬驢及橐駝供駕挽耕載。詔聽民就豐。行者十五六,道路給糧稟,至所在,三長贍養(yǎng)之。遣使者時省察焉?!保ā段簳な池浿尽罚┖禐陌l(fā)生后,北魏政府見京都災民自發(fā)流亡,遂加以引導,使他們順利遷移。再如隋文帝曾下詔由官府購買牲畜分發(fā)給關中旱災地區(qū)的農民,讓他們到關東就食(《隋書·食貨志》)。再如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年),“諸路旱蝗,告饑者令就食他所?!保ā对贰な雷姹炯o》)在古代交通運輸能力有限、救災物資無法快速運抵災區(qū)的情況下,政府采取的移民就食措施也能發(fā)揮一定的作用。
保護植被,改良作物,改進農耕技術?!吨芏Y》中已經(jīng)記載有專門掌管山林的官職,如山虞、林衡等?!豆茏印嘈蕖酚小笆曛嫞鐦淠尽钡恼f法,可見周代先民已經(jīng)認識到保護林木與水旱災害之間的某種聯(lián)系。后世也有一些植樹造林方面的記載。如《宋史·太祖本紀》載:“開寶中,詔緣黃河、沛河、清河、御河州縣,準舊制藝桑棗外,別課民樹榆柳,為河防?!痹诤舆叿N樹既可防水患,又可保持水土而防旱災,可謂一舉兩得。漢武帝時,搜粟都尉趙過總結了關中地區(qū)抗旱生產的經(jīng)驗,發(fā)明并推廣了“代田法”。把耕地分成相間的甽和壟,種子播在甽底以保墑,幼苗長在甽中,也能保持一定量的水分。每次中耕鋤草時,將壟上的土同草一起鋤入甽中,到暑天時,壟上的土削平,甽壟相齊,起到耐旱抗風的作用。唐代又解決了早春跑墑的問題,并派專人管理與協(xié)調農耕地區(qū)的水源分配,這在敦煌文書中發(fā)現(xiàn)的農田水利管理法規(guī)《水部式》中有明確的規(guī)定。明清時期對旱作農業(yè)技術的認識更加科學深入,清人楊屾在《知本提綱·修業(yè)》篇中總結了西北地區(qū)的農耕經(jīng)驗,認為“每歲之中,風旱無常,故經(jīng)雨之后,必用鋤啟土,籽壅禾根,遮護地陰,使?jié)癫缓纳ⅲ畋竟?,常得滋養(yǎng),自然禾身堅勁,風旱皆有所耐,是籽壅之功兼有干風旱也。”這些耕作經(jīng)驗即便在今天仍然有一定的應用價值。另外,農作物品種的改良也是增強抗旱能力的一條途徑。如《史記·大宛列傳》載西漢時張騫出使西域,見大宛以耐旱、對土壤適應性強的苜蓿養(yǎng)馬,便引進到今甘肅一帶廣泛種植。唐代前后,耐旱耐瘠的蕎麥也在西北地區(qū)得到推廣,白居易《村夜》詩有“獨出門前望田野,月明蕎花白如雪”之句,宋人蘇軾《黍中秋月三首》詩中也有“但見古河東,蕎麥如鋪雪”的描寫,可見當時蕎麥種植之廣。(劉偉)
|